新版“射雕”:虽年轻,很原著
尊重原著精神、制作精良,2017版新《射雕英雄传》力求把握好经典情怀与再创造之间的“度”,为经典作品重新寻回荧屏活力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由郭靖宇监制、蒋家骏执导的2017版新《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新射雕》)开播以来收视与网播量成绩亮眼,且陆续收获不少金庸迷的好评。
《新射雕》在台网方面的不错表现得益于剧作的精良。《新射雕》对于小说经典场景的再现和经典情节的还原都为观众带来不少惊喜,丰富的细节元素凸显出该剧的制作水平,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探索了致敬经典的另一种方式。
原著改编潮流中的“逆行者”
近年来,由网络小说转码而来的电视剧在国剧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以2016年为例,《老九门》《芈月传》《微微一笑很倾城》《锦绣未央》等成色和收视都较为可圈可点的影视剧均改编自热门原著小说。这代表了当前影视改编剧的一种潮流——从流行文学中取材,在电视剧题材和剧作上形成新的探索。同时,这些热门网络小说的受众群体是流行文化的忠实拥趸,在一定程度上与电视剧观众群有很大重合,易于形成话题传播效应。
与之相对,另一种潮流则是对经典著作的改编。如2012年版《笑傲江湖》、2014年版《神雕侠侣》等,武侠剧成为其中的重要标本。但问题也显见,经典的武侠小说有限,不少成功的改编先例也为大众所熟知,新的翻拍可谓“众目睽睽”之下对经典作品影响力的大胆挑战,成则矣,不成则招来更多非议,乃至贻笑大方。从观众对这些作品褒贬不一的反响来看,经典小说的再翻拍确实是一招险棋。与之相比,改编“新鲜”的当代网络小说,反倒可以巧妙地规避被“比较”的命运。
正因翻拍经典文学作品压力重重,改编网络小说成了很多编剧和导演的首选。据统计,2016年由网络小说或漫画改编而成的剧集作品多达92部。《新射雕》逆行而上,选择翻拍金庸的经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勇气不小。毕竟,在这最“年轻”的一版翻拍之前,中国大陆和香港已经有7个版本的“射雕”,其中香港翡翠台1983年拍摄、由黄日华和翁美玲主演的版本被公认为最经典;也正因为如此,30多年来,对《射雕英雄传》的每一次翻拍都会被观众不自觉地拿来与83版作比,可见此次翻拍过程中制作者面临的“先天”困窘。但就是这样一位“逆行者”,在看似最传统的回归里寻得自身的意义。正如监制郭靖宇谈及此次《新射雕》的改编时说道,“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原著精神”;导演蒋家骏也曾表示,希望金庸老先生看到这部剧后说,“嗯,这个拍得比较像我写的!”
《新射雕》如此还原原著
基于这样的理念,《新射雕》在情节、置景乃至服化道方面都尽可能地还原小说内容。“剧中前史的部分反映了郭靖的成长,必须认真拍出来。”如郭靖宇所言,仅是讲述少年郭靖的成长过程,《新射雕》就用了整整5集,细致地叙述了郭靖如何从一个被认为是“资质愚钝”的初生牛犊成长为武功高强的大侠。
为了复原金庸小说中从大漠到江南、从闹市到幽居的大跨度地域的描写,呈现更真实的视听效果,《新射雕》坚持实景搭建拍摄,郭靖宇曾在采访中透露,剧中讲述郭靖在蒙古草原上成长的戏份,是剧组特地远赴甘肃黄河石林地区拍摄完成的,这一地带集合了黄河、沙漠、草原等多种地貌,可以较高程度地还原原著中关于大漠的场景描写。对于拍摄场地的“苛求”也令剧组的拍摄成本增加不少,但主创依然觉得很值,“只有真实的场景,才能让观众有代入感,才能接受你要讲的故事”。
在经典场景的复原上,对于原著中两个重要的故事发生地——牛家村和醉仙楼,《新射雕》剧组都依照原著的描述一一还原,不少网友纷纷发出弹幕“这就是金庸笔下的牛家村”,足见得到不少原著忠实读者的认可。
打戏往往是武侠作品的精髓所在,在《新射雕》中也不例外。导演蒋家骏认为,金庸小说里描写的是念力、内功,动作打出来就必须让观众感受到实在的力量。剧中首集即是牛家村丘处机与杨铁心、郭啸天的打戏,枪剑交锋中没有使用特效来炫技,而是“拳拳到肉”,配合着凛冽的风雪,十分到位地表现出武斗的激烈。“那场戏所有的动作都源于剑和枪的真正打法,中间加一些空灵的轻功动作和巧妙的武器运用,进而显示出他俩的功力”,这场让观众看得过瘾的打戏在成片中只有1分多钟,但却足足拍摄了10天。因为讲究细节,“风雪牛家村”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景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摄制周期。郭靖宇曾坦言:“忠实原著有一点要求就是将原著中那些津津乐道的人物和场景还原。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最后的效果就是很高的还原度。”
除了在场景、剧情等具体层面贴合原著,《新射雕》也试图还原原著传递的武侠精神和英雄气概,这些精气神呈现在出场人物有情有义的行为中——杨铁心、郭啸天风雪中偶遇丘处机并舍身救人,丘处机为报恩苦苦寻找故人之子,郭靖首见黄蓉即出手相助慷慨解囊……《新射雕》力图还原一种以信义与承诺为核心的江湖义气,但或许囿于对“江湖义气”的片面理解,以至于这些有情有义的行为稍显脸谱化,前后剧情的衔接也未给人物的举手投足做出更为平顺的因果铺垫。
经典情怀与再创造
事实上,在《射雕英雄传》的众多改编中,备受推崇的1983版反而是对原著改动最大的。该版本只遵循了原著的大致情节走向,在细节上与原著有很大出入。譬如以洪七公这个人物为中心的情节发展与原著相差甚远,黄蓉以女装出场的时机也与原著设定不同。
但这并不妨碍观众乃至各版《射雕英雄传》的主创将1983版奉为一个高点,《新射雕》亦不例外。该剧选用了1983版《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作为配乐,音乐伴随着武斗场面一并出现,旋即把人们带回到当年这部引入大陆后便掀起追剧狂潮的作品,新场景辅以旧配乐,可见《新射雕》的经典情怀和对先行者的敬意。
由于制作水平和成本所限,1983版《射雕英雄传》的场景和服装在今天看来显得很是粗糙,《新射雕》有充足的现实条件对此进行创新,这在人物造型部分体现得较为充分。以梅超风为例,以往各版的梅超风通常面目可怖、形容狰狞,《新射雕》则请来新锐演员米露饰演梅超风,塑造了一个个性暴戾却又有着女性阴柔一面的美貌版梅超风,做了柔和化的视觉处理。“这个梅超风如果太过吓人,小孩根本就不敢看,老人看了晚上也容易做噩梦,所以我们把她弄得相对阴美,并没有那么吓人。”导演蒋家骏说。
不论从选角、剧情还是场景上看,《新射雕》的原著情结尽显,除了大量复刻经典场景和对白,《新射雕》还试图通过对个别人物的再创造,让原著在细节上更好地适应当代观众的口味。
可以说,把握好经典情怀与再创造之间的“度”,是这一版《射雕英雄传》的出彩之处,为经典作品重新寻回荧屏活力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