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书本 感受书香

俞敏洪:生存压力大不读书,恰恰放弃了竞争的最高手段 2022年3月作品番号

2017-03-22 23:28:36栏目:名人
TAG:

俞敏洪:生存压力大不读书,恰恰放弃了竞争的最高手段番号更新时间:2022年3月;

大学在我印象里是灰色的,因为我在北大的5年过得并不是那么意气风发。5年的学习成绩一直处在中下游,书倒读了不少,但是这与别人根本没有可比性。你知道,你多读书,北大有很多人读更多的书啊!我也写了不少东西,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写的东西比你好得多。我大三伊始就得了一场肺结核。大三一年,再加上从医院出来以后,重读大三大四这两年——等于一共三年时间都在病的阴影下。

不过,北大给我留下的最好的两个东西——一是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由精神,到今天,它们还是我血液的一部分;第二是给我带来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这也是后来新东方能够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精神是多种途径得到的。一个是不断地阅读,你总能遇到诱发你独立思考的书籍。尤其是我是学英语专业的,读外文原版著作比较方便。那个时候,很多信息都能接收到,挡不住,我们就比较容易得风气之先。英语系当时在整个北大,都属于思想比较新潮的。还有同学之间互相影响,同学们读的都是带有独立思考性的书籍,像《旧制度与大革命》那样的书,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就碰到了。我们天天探讨黑格尔、尼采、叔本华,还有马基雅维利,等等。再有是老师的影响大。尽管不少老师都是从“文革”过来的,讲话的时候比较谨小慎微,但是一不小心就会露出狐狸尾巴。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精神需要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孩子们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以高考为驱动力的思想统一的行为,但是到了大学,突然发现所有的东西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辨别是非,需要独立思考能力。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大量的学生,其实都一直没有完成这个过程。

我大学读书的时候,其实怎么样都赶不上我的一些同学。但后来大学毕业后,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不读书了,但是我还坚持读书。到今天,我的读书量在我的同学中间是名列前茅的——不能说最前面,王强老师比我读书多多了。这实际上构成了我通过自我修炼从自卑和发展走向自信的基础。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大学4年中不太容易完成。大学4年中最容易找到自信的是你在某一门课中钻进去,变成全班同学中最好的。我没有这样的课。但是我大四的时候,局部自信的基础是我的词汇量在班里算最大的了。生病的一年,我一直在背单词。

对于现在的北大学子在学习成为真正完整、健全、充满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精神的人方面,我有些不满意。我经常到北大去,跟北大的校长和教授都有讨论交流啊,还老和学生见面交流。我感觉同学现在每年读很多书的不是很多。我们那时候,从八零年到八五年这5年中,我认为全北大任何一个学生一年的平均读书量都不会少于100本。而我是300本左右。我认为,一个人的读书数量跟他的独立精神是可以直接连在一起的。

不读书其实是心变得浮躁了,很多同学也认为读书已经没有用了,不认为读哲学名著、社会学名著、诗歌散文是有用的,但它们实际上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构成以及形成完整的人格是极其有益的。

有些人可能认为,那个年代的大学生面对的生存竞争压力没有现在这么大。如今僧多粥少的就业形势令人担忧,高房价更是让年轻人在大城市立足举步维艰,很多人认为这个时代“赚钱才是王道”,读书不能直接创造效益,是耽误时间。这种说法恰恰是一个误导——因为表面的生存竞争压力非常大,所以大家都觉得要为生存竞争本身而努力,但实际上恰恰放弃了读书作为生存竞争的最高手段。就是说大家拿着原始武器在战斗,号称要生存竞争,但是忘了为自己制造核武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很多人不磨刀了。

如果要我给同学们建议,第一个是多读书,读有思想的书、能引起思考的书。第二个是应该认真探讨一些务虚的问题。不要老去探讨怎么做生意、怎么赚钱、怎么找有钱的男人、怎么找有颜值的女人,要去进行思想的碰撞,让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人生哲学在碰撞中逐渐成熟起来。第三个是如果有可能的话,对现实多一些走访。我说的不是去旅游,而是说对中国的各个地区进行一些主题调研。当然了,骑自行车翻山越岭走西藏也算是一种体验。但是我觉得更加重要的还是去做一些实地调查,比如对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毛主席不就是从调查中国农村开始嘛!再比如,调查中国的环境问题、政策问题、法治问题。这些东西能让人的思考逐渐成熟起来。我觉得这比什么都重要。

未来,我想做的事,除了把新东方做成估值上千亿的企业,做出内涵,并通过我的投资创造出几家顶级的创新型公司外,我会认真地在国内外考察一些文化、历史和体制的问题。原来我的旅游都是走马观花型的,到一个地方旅游十天八天就回来了。未来我可能会在写作方面靠近余秋雨《文化苦旅》的风格,在一个地方深入考察,把文化因素进行深刻的提炼和分析,给人启示。在一个国家考察一段时间以后,把这个国家整个的文化脉络、体制、兴衰等写出来。这是我的理想和期待的状态。

曾有学弟问我,您拥有的最奢侈的东西是什么呢?我回答:书吧,应该是书。“奢侈”这个词,你不能用价钱来衡量。如果要用价钱来衡量,超过1万块钱的东西我几乎没有,但是从精神的丰富性来衡量,我觉得,做企业的人中,比我精神更丰富的还不多。

 

没有那一本书是最有启发的书,因为一个人思想的形成绝对不会是来自于一本书的。它是所有书的思想经过你的筛选,大浪淘沙以后的集合体,最后变成你的思想的组成部分。很难说有一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致命的或者说是变革性的影响。嗯,没有。

责任编辑/孙云帆

文章节选自2017年3月《大学生》杂志,更多精彩敬请关注纸质杂志

数独酷7答案分享

7a

北京市数独运动协会供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90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