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关键词、1个热点话题,动漫大师们都说了什么|国际动漫节大师班干货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为期三天的大师班上,动画大师们提到最多的词汇是“传统文化”“情感”“角色”,而如何用国际化手法讲好中国故事也是论坛关注的一大焦点。
4月26—2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CICAF)为期三天的大师班,分别围绕“传统文化”“情感”“角色”等关键词,阐释了如何讲好故事。其中,如何用国际化手法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整个动漫节的焦点,对此,大师班发言嘉宾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动画大师们围绕“用国际手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深入探讨。
“一本书、一个戏剧,甚至是一个笑话,都属于传统故事。” 奥斯卡提名动画《海洋之歌》制片人保罗扬在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道,爱尔兰有一个关于海豹的故事,传说人被淹死后就会变成海豹,如果海豹被人带回家就会变成女人,成为渔夫的妻子。《海洋之歌》的导演汤姆摩尔便从中得到灵感,因为这个故事不仅神秘、有趣,而且也能保护海豹,成为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
保罗扬以《海洋之歌》为例,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
《海洋之歌》在整个创作中还吸收了爱尔兰传统音乐和风景元素,这些元素都塑造了故事的原创性。“对于本土文化要诚实,不要害怕,观众对任何原汁原味的文化都会感兴趣。很多文化都有自己的故事、历史和神话,中国也是个充满神话的国度。”
前两场大师班中,“情感”屡次被提及。保罗扬直言,“真正好的故事,能够和所有人类产生关联,比如爱情等。好的作品能让观众在看完之后产生共鸣,不再觉得孤独。”在《海洋之歌》中,巨石与猫头鹰女巫之间的母子感情就是这种普遍情感的体现。
英国布猫动漫制作公司的创始人乔恩瑞尼也表达了相同看法。“对我影响很大的动画往往是涉及到家庭、如何在生活当中发现自己、如何成功、如何成长的故事。这些动画的核心就在于它们能够帮助我学习、理解人的个性和情感。”2016年,由乔恩监制的《伦敦一家人》在BBC播出,这部讲述伦敦生活的影片在播出后得到很多英国观众的反馈,“有些人看完影片后联系我们,他们在这部动画电影当中看到了似曾相识的人和事。这都说明感情是世界性的,只要故事足够好,能够告诉观众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就会让人感动。”不过,乔恩也坦言,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通过动画去展示现实生活是很大的挑战”。
《伦敦一家人》监制乔恩瑞尼。
在谈到好故事应具备共通情感时,保罗扬和乔恩瑞尼都指出,儿童是动画最大的受众群,但这并不意味着故事应该低幼、轻视儿童对生活的理解力。“其实孩子和成人的感情是一样的,他们很快就会成熟,而且也会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有怎样的影响。因此,千万不要把真实生活隐藏起来。” 乔恩瑞尼以其与漫奇妙合作的《洛宝贝》为例,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洛宝贝》的主人公一直在学习如何交朋友、如何与自己的宠物和家庭友好相处。遇到困难时,洛宝贝的一些回应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她可以从过程当中学到很多的东西。这对于观众来说非常重要,他们会知道如何成长、如何变成更好的人,并且通过动画变得更加自信,哪怕是世界是非常危险的、有很多的挑战。”
“描述角色时,我们真正需要描述的是这些角色的目标和策略是什么,功能是什么,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有了这四者之后再去建立起性格特征。”迪士尼中国原创内容监制马克汉德勒提出,在创造角色时,类似“TORI(日本动漫《游戏王》角色)——她非常友善,伶牙俐齿,性格略微泼辣,言语直接,但不会伤害他人的情感,她善良、敏感、细心、乐观。”这样用单纯的形容词来描述的角色没有任何价值。只有从角色的目标、策略、功能、与其他角色的关系出发,才能塑造出鲜活的角色。
迪士尼中国原创内容监制马克汉德勒。
他对这些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目标,即角色在整个故事中行动的原因;策略,即角色如何追求目标;功能,即角色在故事当中存在的意义;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则最好配上关系图来说明,这样更容易让编剧展开剧情。马克修改后的角色描述变成了这样:TORI想帮助YUMA(故事主人公)赢得胜利,用自己的笑容为YUMA带来鼓励,并且在关键时刻提供关键信息,TORI脚踏实地,当YUMA为自己无边无际的幻想而分心时,她总能帮助YUMA回归现实,专注于战斗,虽然TORI坚定地支持YUMA,但是她也很爱取笑YUMA。
“在开发和描述角色时,如果能考虑到上述几点,将会为动画项目企划书加分很多。”
>>>用国际手法讲好中国故事,中外合拍成常态
“在西方,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神话只有齐天大圣,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洛宝贝》监制简宁慧表示,中国有许多非常优秀的故事,问题在于这些中国故事没有得到国际化的呈现。她指出,中国制作人往往有很多优秀的创意,但是在执行层面上与国际水平有巨大落差,“这个落差就是需要国际团队帮助我们的地方”。
迪士尼与中国合拍的动画《半斤八两》就是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的典范。
这种情况下,中外合拍成了中国故事走向国际最常用的方法。迪士尼与中国合拍的动画《半斤八两》就是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的典范。《半斤八两》是SMG炫动传播与迪士尼中国合拍的动画项目,以常见却又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两只石狮子“半斤”和“八两”为主角,讲述了梦想成为最伟大的守护狮的他们参加狮习计划,每天在执行不同地方的站岗任务时发生的各种趣事。
整个合作拍摄过程中,中方筹集故事素材,华特迪士尼(美国)动画资深专家画出分镜剧本,随后中外双方围绕文化自然植入、动画表演、故事叙述等方面,充分沟通交流,进一步完善剧本。马克汉德勒表示,《半斤八两》中“中国风”的剧情,如涉及到的中国传统节日、美食文化、戏曲艺术、民间习俗等等 ,和“迪士尼画风”融合得非常成功,这部动画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赋予了新的、跨越国界的表达方式。
“但在合作合拍过程中,人们通常会犯一个错误”,在中国故事如何实现国际化表达这个热点话题上,保罗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了拓展市场,人们不愿意把故事放在具体的背景下,比如中国或者美国,最后这个故事就失去了根源地。但实际上,所有人类都分享着同样的忧愁和喜悦,无论故事发生在哪里,观众都可以产生共鸣。本土的故事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