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拆弹专家的独白:时常害怕,无关勇敢
2008年的一部电影《拆弹部队》让这个高冷职业走入大家的视野,4月28日上映的香港电影《拆弹专家》更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那么,这个高冷职业的从事者到底是冷酷的超级英雄还是如主演刘德华所演绎的“工作上严谨高冷、生活中魅力温暖”?
深圳公安局特警支队“拆弹专家”、80后排爆手邱敬华,是深圳排爆手中的“元老”,曾参与销毁、拆除爆炸装置20余枚,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尽管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他依然初心未变。邱敬华说,我们不是超级英雄,我们时常会感到“怕”。
身穿警服的邱敬华为中学生做演讲
邱敬华从深圳警官学校毕业后就进入了特警支队,9个月的集训结束后,40多名新警中的大部分都选择了反恐、反劫持部门,只有邱敬华等8人经过双选进入安检排爆大队。为什么要做不一样的选择?邱敬华说他从高中开始就偏好理科,喜欢捣鼓机器人,更喜欢做一些“烧脑”的事情。
邱敬华(右二)与队友身着厚重的排爆服
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拆弹更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目前高等院校、刑警学院中都难觅“拆弹专业”的影踪,排爆组的成员基本都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支队聘请了从西北反恐一线退休的赵教授集中培训排爆手们,从详细了解各种炸药的特性到制作各种复杂炸弹装置再到整个涉爆现场的标准流程,邱敬华像海绵般求知若渴。因为有玩机器人的经验,邱敬华很快成为操控排爆机器人的高手,在他的指挥下,看似笨重的机器人可以迅速且灵巧地捡起地上的七号电池。
协助拆弹的机器人
邱敬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第一次处置炸弹现场竟那么猝不及防。培训3个月后,正在值班的他获得实战的机会。那是一宗汽车炸弹案,一辆黑色本田轿车后座上被寻求报复的男子扔进一个爆炸物。还是新手的邱敬华被安排到距汽车30米的安全范围,主要负责搜索附近是否还有爆炸物。“我自己是在安全范围内,但特别担心汽车内发生爆炸,毕竟自己的同事兄弟就在车上。”
邱敬华说,排爆手们怕的不是炸弹本身,怕的是一旦排爆失误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有一次跨年夜,特警支队接到报警电话称,盐田港有人偷运液体炸药。“我们在现场200米远距离操控排爆机器人,打开集装箱门后看到里面堆满了一桶桶不明液体,惊呆了。”若真是炸药,一旦引爆,整个码头都不保。对它们该如何转移、如何安置,邱敬华的大脑高速运转。有惊无险的是,最终证实桶里是走私油并非液体炸药。
邱敬华说,害怕可以说是排爆手必需的素质之一,在怕的情绪下,才会认真对待涉爆现场的每一个细节。该如何避免排爆失误?邱敬华认为没有捷径,只能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和严谨的训练,他要求自己和组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工作,“因为不知道下一个可疑包裹中是不是也藏着一枚致命的爆炸装置。”
2008年,深圳龙岗一家饭店餐桌上发现客人留下的黑色塑料袋,该饭店不久前曾接过恐吓电话,店方怀疑这个塑料袋里装的是炸弹。凌晨1点,邱敬华操控机器人手臂把可疑物品夹起来轻轻放到便携式X光机前进行分析:“此时塑料袋松散开,两个罐子分离开,一个装满液体,一个装满固体,已经认定是组装精良的爆炸装置。”邱敬华立即将两个罐子分离开,借助机器人的遮挡对奶粉罐进行单独拆除。猝不及防之下,“轰”的一声巨响,“奶粉罐”上空腾起了一团柱状蘑菇云!重达500斤的机器人猛然后退数米,正面的机械臂及摄像头全被击碎,厚厚的橡胶轮胎也被割破击穿。
原来定时起爆时间已到。邱敬华回忆说:“想想都后怕,幸亏机器人在前挡了弹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时脑子里就一直在想,这事千万别让我妈知道了。”对于工作状态,邱敬华面对家人时一直坚持“有选择地说”。
为了提高排爆能力,平时,排爆队经常一组人来制作模拟爆炸物,另一组来拆解。“大家脑洞大开,想方设法地组装复杂或者高难度的爆炸装置,或者想一个超乎想象的炸弹安放点。”经过制作和拆解的过程,排爆手们制作的炸弹越来越精良,拆解的手法也越来越高超。
在地铁模拟演练拆弹
在警匪电影中,经常会出现牵动人心的剪线镜头,蓝线对还是红线对的纠结,配上滴答作响的倒计时器更是令人紧张到窒息。邱敬华说,那都是电影而已,现实中制作炸弹时手边有什么线就用什么线,完全不会有特定颜色。
对于上映的香港电影《拆弹专家》,邱敬华笑着说和组员们都约好了一起去看,甚至笑称要穿上排爆服去“镇场子”,但是对于此类题材电影他们认为“虚构和夸张的成分太多”。邱敬华说,真实的排爆场面不像电影里那样酷炫。不过,在只有自己的“无声世界”里,面对深藏的危险要瞬间判断,生死一线,的确是一种很难承受的极致考验。
业内称排爆手们为与死神共舞的人,但邱敬华认为警种中最不危险的就是排爆。“刑警、交警甚至派出所民警面临的危险都是未知的,而排爆手面对的是已知的危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集中所有细节把危险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