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于丹:母亲是沧桑时代所有的安顿
不管一个人走到哪里,家是你永远回得去的地方。当一个人从他的家走出来,他身上带着全部家庭历史的总和。这一点是真实无欺的,包括他的家庭关系、父母的为人以及家里的规矩。
对我来讲,家就是曾在大时代里为我遮风避雨的小窝。
我幼年时正值“文革”期间,父母都下放了,是姥姥把我带大的。在我上小学之前,姥姥给予 我的教育相当于让我读了一个小私塾。因为外面很混乱,又没有像样的幼儿园可上,姥姥也怕我出门受欺负,我就在北京城府右街的那个四合院里,跟着我的姥姥走过整个童年。院子的对面就是中南海的高高红墙,每天都有浩浩荡荡喊着口号的人群川流不 息地从我家门口走过。就在一墙之隔安安静静的小院里,姥姥教我读唐诗宋词、写毛笔字。
我最早学写字,是为了给妈妈写信。家里大人常常提起的一件事,是我4岁的时候,给我妈妈歪歪扭扭写了一封长信,叠起来装进信封,信封上写着“大皋 村妈妈收”,然后就直接扔进邮筒里去了。“文革”中太多人家 都支离破碎了,爸爸妈妈天各一方,我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从小的不安感特别强烈。这种环境下是什么让我获得安全感?是书让我感到安全。人总要有一点亘古不变、觉得安全的东西。 姥姥给予了我全部的安全感,尽管我姥姥规矩挺大。
姥姥给我的印象极深。
姥爷去世时,姥姥还不到40岁。那么年轻的一个女人, 拖儿带女,何其艰难!当时就有人说,张家少奶奶这么年轻,人又漂亮,一定会改嫁。姥姥本姓董,但她自己去警察局把名字改成“张君佐”,以此明志——为了这半世恩爱,一定替丈夫把孩子拉扯大。
那时候我妈妈才12 岁,是老大。别人说,张先生留下这笔抚恤金,把大丫头养到十五六,就让她干活去吧,剩下的好供男孩上学。姥姥说,那么做对不起我先生,这笔抚恤金儿女都得用。 在当时这简直是种妄想。姥爷原来是做电信工作的,他一过世,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姥姥,白天教人读书写字,夜里整夜做针线活, 靠这些收入支撑这个家,抚恤金一分也不动。那时女孩都不念书,我妈却能上大学,特别不易!
姥姥对我妈妈说“:你要上什么大学妈都供着你。”我妈说她想学医,她的想法是,“家里要是有个学医的,爸爸不应该那么早就走。”周围所有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医学院学习时间长,花费又贵,“一个丫头,你供她学医,她弟弟以后怎么念书?”姥姥却说, “我丫头有志气,我供得起!”我妈是原辅仁大学毕业的,为了省下每分钱,实验室的青蛙她从来不用,自己去后海捕青蛙来做实验。我妈、我姨她们穿的鞋都是自己做的,都不出去买鞋。就这么紧衣缩食,姥姥供着孩子们念书。我舅舅从北京四中毕业后上了人大,他当教授的时候才30 多岁。我的妈妈、舅舅、姨妈,结婚以后都不离开我姥姥那间小院,在他们心里,妈就是天。
我爸爸、妈妈都是知识分子,也是干部,我舅舅是人大贸易系的主任,他们在外面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但是他们对姥姥有根深蒂固的礼数和忠诚。在姥姥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文化非常有含意的成分——知书达理、明辨是非。
我特别怀念我们那个家,那真是最美的时光。我一直以来认为,它是你在这个沧桑时代所有的安顿, 它能在贫瘠时代链接起最富裕的亲情。
文章选自微信公众号“于丹”
(ID:BNU-YUDAN)
编辑: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