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师范生毕业后怎么分配工作 如何分配的
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如何分配工作的
1、国家公费师范生
(1)明确任教地点:从2024年起,各所部属师范大学对国家公费师范生的任教地点进行了更具体的规定。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山西省英语专业任教地点为临汾,历史学为祁县和吕梁等;华东师范大学的安徽省地理科学专业分配至合肥、宿州和六安等地。
(2)双向选择: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组织公费师范生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在此过程中,会优先利用空编接收等办法,保障符合就业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全部落实任教学校,严禁“有编不补”现象。
(3)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的分配:2024年起实施的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在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本科以来的综合考核结果排序,在生源所在省份的履约任教地范围内进行选择。
2、地方公费师范生
(1)定向分配:地方公费师范生通常会根据培养计划和协议,定向分配到特定的地区、学校或岗位类型。比如一些省份会将地方公费师范生分配到本地区的农村或边远地区的中小学任教,以缓解当地教师不足的问题。
(2)考试选岗:部分地区会组织地方公费师范生参加考试,然后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选岗安置。
(3)综合考量分配:一些地方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分配,如毕业生的专业、历年学业成绩、当地教育资源的需求等,通过量化评分、自主选岗等方式来确定其具体的工作岗位。
公费师范生一般分配到哪里
生源地分配原则: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会被分配到其生源所在市县的中小学和幼儿园任教,这是大多数情况下的一般规则。
定向就业协议:公费师范生在入学前需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明确毕业后的工作地点和任教年限。通常要求在生源地或指定地区任教至少6年。
优先满足农村和偏远地区需求:为了缓解农村和偏远地区师资短缺的问题,公费师范生的分配会优先考虑这些地区。
双向选择机制:部属师范院校的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学校与学生之间会进行双向选择,即学校和学生双方认可后才能确定具体的任教岗位。如果未达成协议,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分配。
特殊分配情况:部分公费师范生可能会被分配到省会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任教,这取决于当地教育需求和学校的意向。例如,安徽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可能会被分配到合肥市及各地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