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分数和赋分是什么意思 二者有何区别
原始分数和赋分的意思介绍
1.原始分数:
原始分数就是考生在考试中实际得到的卷面分数。例如,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某考生答对了大部分题目,最终得到了120分,这个120分就是原始分数。
原始分数反映了考生在特定考试中的答题表现,但不同科目的难度和考试情况不同,仅用原始分数比较可能不够公平。
2.赋分:
赋分是根据考生原始分数在全体考生中的排名情况,按照一定的规则给予一个新的分数。其目的是为了在不同科目、不同考试难度下实现成绩的相对公平性。
例如,在新高考“3+1+2”模式下,化学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制。如果某考生原始分数为80分,经赋分后可能变为85分。这是因为该考生的原始分数在所有参加化学考试的考生中处于较高的排名位置,根据赋分规则被赋予了更高的分数。
原始分数和赋分的区别是什么
原始分数和赋分是高考中两种不同的成绩计算方式,它们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定义与计算方式
原始分数:指考生在各科目考试中的实际得分,即卷面分数。它直接反映考生在考试中的得分情况,通常以百分制表示。
赋分:是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数在全省或全市的排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转换后得到的分数。赋分制通常将考生按照成绩排名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定的分数区间,考生的最终成绩由其所处的等级决定。
反映内容
原始分数:直观反映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可能因试卷难度、学科差异等因素导致不同科目或年份之间的分数缺乏可比性。
赋分:强调考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试卷难度和学科差异对成绩的影响,使不同科目之间的成绩具有可比性。
公平性
原始分数:在考试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能够体现教育公平。但当考生内容不一致时,原始分可能失去筛选的意义。
赋分:通过将考生的成绩转化为等级分,,使得不同科目、不同难度的考试成绩具有可比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平。但赋分制也可能存在“倒赋分”现象,即考生原始分较高但排名靠后时,赋分可能低于原始分。
适用场景
原始分数:适用于考试内容相同、试卷难度相对稳定的情况,能够直接反映考生的得分情况。
赋分:适用于新高考改革中的选考科目,由于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科目组合,且各科目难度和评分标准可能不同,赋分制能够更好地体现考生的相对水平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