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综演进中:兼顾娱乐性与文化性,价值搭载深一度
《脑力男人时代》以娱乐形式包裹知识趣味,在内核上相较浅娱乐有明显提升。节目折射了网综发展迭代的一些方向性思考。
经过数年发展,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内驱双向作用下,网综在逐渐撕掉“粗制作”“低俗”等标签。刚刚结束的上海电视节上,几家视频平台先后打出“文化”“价值”的网综取向,变化正在发生。网综越来越注重深度、讲求娱乐性和价值传递相结合的方向,单以“大尺度”等“便捷手段”来赚取流量的路子,已走不通。
以腾讯视频为例,2016年,腾讯视频上线多档具有泛文化、深价值元素的综艺,如《见字如面》《我们的侣行》《脑力男人时代》等。
其中,由企鹅影视和日月星光传媒联合出品的《脑力男人时代》于5月8日上线,节目主打趣味答题+脱口秀,以娱乐形式包裹知识趣味,在内核上相较浅娱乐有明显提升。
“好的综艺节目要关照现实,更要注重精神内核。”企鹅影视天相工作室副总经理邱越和日月星光传媒创始人、董事长易骅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了节目深层次价值的必要性。
“脑力”如何节目化?
《脑力男人时代》中的题型包含数值题、道具题、逻辑推理题、萌宝“入园题”和情商测试题等,题目不走高深路线,但针对性很强,对嘉宾的常识、想象力、反向思维、逻辑推理、抽象思维、思维敏捷度等都能形成挑战。
节目不是通过明星自带的话题和流量,或者单靠煽情来吸引眼球,而是放大了明星嘉宾在思考、答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思维、自然生发的互动。“其中,互动感也成为了节目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基础”,邱越说道。
例如“哪位精神病人绑架了医生”,冯德伦运用反向思维,尝试将数字倒立,一串英文呈现在大家面前,题目迎刃而解;“一笔写出一个木字”,张宥浩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笔勾勒出“木”字的轮廓;“空白处不填6,应该填什么”,答案是“汽车的档位图”,需要跳出“数独”的概念,考察嘉宾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第三期节目的企业面试环节,就“如何向奶奶解释什么是微信”这个题目,嘉宾们给出了多种解答:李治廷通过“飞鸽传书”解释微信的作用,实际是用通俗的语言,描述新技术的本质;柳岩则通过写留言、发照片、打电话三种功能,引导奶奶了解微信……话题由此自然深入到家庭、亲情,引人思索。
“在整个节目过程中,我们不希望拿明星光环作噱头、博眼球,而是期望展现嘉宾对待问题的个性和态度。”邱越说道。
那么,这些题都是怎么来的?
节目专设了出题小组,囊括门萨成员以及高智商人才,之后再由试题组来测试。同时,节目组还在各种智力协会,官方和民间组织寻求合作伙伴,增强题目的广度、深度。易骅提到,“题目的难易度其实很难拿捏,只能在尝试的过程中慢慢地找出方向。”
在场景转换上,节目组同样动了不少心思。嘉宾们或坐在“书房”里答题、接受高压面试,或在“客厅”里参与动手游戏、做实验……节目模拟出了一种动脑、聊天、动手操作的氛围。“节目中出现了各种形态的门,寓意着当你在动脑、思考的时候,其实是打开了一扇门,这也是我们在空间设计中的一点小想法。”易骅告诉记者。
网综发展的三个方向
谈及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的差异,传统媒体出身的易骅深有感触,“除了播出平台的差异之外,网综也需考量观看环境、屏幕大小、话题方式,符合互联网的特性”,但归根结底,不论是网综还是电视综艺,其发展都离不开对价值取向和市场考量的综合把握。
近日,政府管理部门再出新政,进一步强调网络视听节目的价值导向问题。易骅表示,政策的出台不会成为市场发展的“枷锁”,而是使网生内容变得更加规整、有序,从根本上杜绝“大尺度”“擦边球”“无底线”来博取所谓“网感”的行为。
“网生内容需要向受众传递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你本身就抱着正确的价值观来做节目,并试图将这种价值观向受众输送,也便自然克服了所谓的内容风险”,易骅说到,“因此,踏踏实实地做正能量的内容至关重要”。
未来的互联网综艺将会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网络综艺和电视综艺形成良好的互补状态,二是网络综艺的类型更加精细和垂直,三是网络综艺的质量将会越来越高,对用户的粘度也会越来越大。“过度娱乐以后的2017年,大家都应该静下心来做一些更有营养的东西。”易骅说。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