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肚子里没有一泡屎呢?|最大白话的北大中文系2017毕业演讲
老师好、同学们好。
我的名字其实是带王字旁的琳,但是我上学时一直都用这个林字,一直到毕业,也从来没有人来核实过,由此可见北大是多么自由。
刚才从同学们的欢呼和视频中,我感受到了你们的才华横溢和青春活力;从你们给老师们的欢呼声中,我看到了北大人对知识的尊重。
今天站在这里我非常紧张。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就精神层面而言,现在的北大与一个普通大学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当我接受了邀请,要来这里发言的时候,立刻为我曾经的轻狂感到有点儿后悔,当然只是有点儿。不过北大毕竟是北大,当我认真地面对它的时候,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在别的场合我不喜欢用发言稿,可是到北大却不行,因为内心惶恐,我只好老老实实地写下来。
四十年前我们走进北大,那年的事情被渲染成了传奇的历史,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从那个时候开始了,可是我不像我的同学师兄师姐们一样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因为我是从中学直接进入北大的,而年长我的同学们都是经历丰富的牛人。
记得第一次写一篇影评的时候,我发觉同学们写的叫文章,而我写的还是叫高中生作文。所以,北大教育我的,不仅是那些大师级的先生,还有我的同学师兄师姐。
现在,首先要祝贺同学们学成毕业。之后,我应该讲些什么呢?我当然没有资格告诉大家毕业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大水漫灌式的鸡汤文章也肯定早让同学们厌烦无比了,我相信那些装来装去的人生假文,在北大老师们的言传身教面前显得一文不值。
在北大,应该容不下假话、大话、空话,当然我说的是理想中的北大,但我们可以努力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努力让北大更像北大。而在中文系,最不缺少的是华丽词句,引经据典,诗文曲赋,所以留给我的选择只有一个:讲点实话。
再过一年半,我也要结束职业生涯了,那时77级的同学们应该差不多都退出职业岗位了。虽然我们走出北大的时间与你们有着近四十年的距离,但是别以为这是一个多大的代沟,我们依然还很年轻啊,而你们也不要太得意啊,因为你们稍不留意就到了我们现在的年龄。我们与你们的区别,也许只不过在闲暇时候,是喜欢散步游泳还是王者荣耀。
四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仅仅是一瞬,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的艰难时刻,体验过思想的解放和禁锢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和痛苦,难道你们现在的体验与我们有多大区别吗?比如,如何评论一部文学作品,你们听到的声音和我们四十年前听到的声音多么相似。
我们一起用时间测量着社会的进步程度。
很多人在毕业时会告诫你们:从今天起你们走进社会应该如何如何,我不同意这样的表述,学校就不是社会吗?学校围墙里的生活和外面有什么两样吗?外面的真善美、假恶丑与学校里的有什么不同吗?比如我们北大就是一片净土了吗?
对不起我又在对母校不恭了,也许会遭报应的,但是我这样的思维习惯正是北大教给我的,不随波逐流,不轻信权威,是北大让我们有这样的勇气,敢于剖析自己。
如果说有不同之处,可能从此之后你们所遇到的最大变化就是人际关系再也不会像同学这样简单了,还有职场上的竞争压力,和你内心厌恶却不得不虚与委蛇的现实。
那么,我这就和你们分享一下我的三个体会。
第一个:别太担心。
一代又一代北大的校友们都回忆过北大先生们的博学传奇和个人魅力,这使北大之光越来越耀眼。我们从这个校门走出去,好像也自带了光环,直到现在,有人在介绍我的时候,也还总是要加上一句: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北大的名字好像真的能为我们一生加持。我们只能先接受它,然后不辜负它。
我毕业后在一个中央文化机关工作了两年,可是我不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于是调到了《中国青年》杂志做编辑记者。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青年》杂志非常了得,它掀起的那场人生观大讨论让一代青年参与其中,影响巨大,是中国改革开放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到这样的杂志去工作,我一时心有小怯,我问我的同学陈建功,他那个时候就已是全国闻名的作家了,我说我行吗?陈建功师兄拍了一下我说:‘咱北大的,有什么不行!”
这个发生在1984年正月十五晚上的情景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之中。是的,当你们走出校门开始职业生涯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和我当时一样的焦虑,但是别担心,想一想咱可是北大毕业的啊,这不是虚荣,而是因为有北大为我们打下了厚厚而坚实的底子,全国最优秀的老师们为我们的起跑做了这么多年的准备,大胆去做吧,没什么了不起的!
第二个:别太在意。
在毕业季,我们可能听到看到很多师长前辈给我们的各种期许和要求:积极奉献,崇高理想,家国情怀,修身崇德,感恩向上,人生格局,胸怀气度,拼搏奋斗,社会责任,等等,我仿佛看到一批圣人正走在成功的路上。但我毕竟是普通俗人,讲不出这么多高大上的东西,讲不出是因为我自认做不到位,自己做不到的却讲给别人听那就不是北大人了。
如果说起高大上的口号,没有谁能比得上我们班的同学,当年在著名的320之夜,首先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的,就是我的师兄刘志达。
这个口号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振兴中华四个字现在刻在了北大的一块大石头上,青史有痕。但是我要向同学们说的是师兄刘志达的另一句名言,这句名言一点也不高大上,还很俗,但影响了我几十年,让我获益匪浅。
一次我和师兄走在校园里,忘记是在评论哪个人哪件事了,师兄说不用太在意,然后说了一句名言:谁肚子里没有一泡屎呢。天啊,这句话深刻在我的心里,影响了我之后的处世为人,让我和之后的同事朋友相处起来轻松自然,无欲无求。无论学习、工作、晋升、获奖、失利,等等,都成了自然而然之事,没有争斗猜忌,远离了尔虞我诈,不在乎所谓的办公室政治,也没有人心隔肚皮之类的吐槽,可以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享受它们。
这样我们可以不用像那些到处可见的庸俗成功学所教唆的那样投机取巧,费尽心机。同时也不会对有的人表现出的崇高而轻易膜拜。
我知道世界上最难办的事就是与人相处,但如果我们自己不用太在意,像知道自己一样去理解别人,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当然还有一小半,那就看你的功夫了,或者听天由命。最重要的是,我们常常把自己心中的信仰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而忘记多元时代的宽容,这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消除的痛苦。现在我们放下北大的光环,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要自以为北大光环有多么了不起,除了在遇到困难,只能自己挺自己的时候。北大的名头也没什么了不起,不要太在意,千万不要以为北大的名头可以成为你藐视别人的神灯。
第三个:别太轻信。
现在要提到北大精神了。因为是北大的同学,如果在北大绕开这个话题就是对北大的不尊重。但是北大精神有很多的讲法,很多种理解方式。我们就通俗地说开去吧。
进入北大之后,我体验过一种幻灭的感觉。因为北大先生们的讲课,图书馆里的大量图书,师兄师姐们的见识,三角地的疑问和争论,等等,发现十几年从小学到中学被灌输的价值观毫无价值,所以有种被欺骗的愤怒。因为那时“文革”刚刚结束,很多历史真相被一点点地挤出来,一次次冲击着我们。但是这个经历对我一生都很有价值,它让我学会了不轻易相信,学会了怀疑和追究,知道了独立人格的重要。我认为这其实就是北大的精神,我能得其万一,是为大幸。
北大精神不是“精神自由,兼容并包”吗?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口号传之下去并无难处,难处在于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北大人把这种精神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渗透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这是一个太大的课题,我是无力展开的。我只说一下自己的认识。
独立的人格与精神的自由是互为作用的,缺一不可。我们的杂志有一句话:思考是对自己的尊重。两年前,我回来主持离开了十几年的《中国青年》杂志的时候,就把这句话变成了编辑的座右铭。离开了独立思考,就无所谓方向。北大的光环这个时候要拿出来用一用,尽管我时不时说几句北大的不是,而关于北大让人失望之语也经常听到,我们的杂志在20世纪90年代也曾经发表过批评北大的文章,我们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没关系啊,我们要相信北大精神基因的强大,强大到人们提到北大就会认为它理应是精神自由的象征。
那么,我们努力为之吧,作为北大的学生,我们就承担起这个责任,让通过我们延递下去的北大精神的基因更为强大。首先要做到的,我认为还是不能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怀疑,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世间的流行,不轻易相信权威的结论,不轻易相信绝对的否定和肯定,不轻易相信没有经过怀疑、思考和辨析的所谓真理。
我很赞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但是,有的时候,当我们置身于众声喧哗的无奈之中难以争辩的时候,至少要还能听到自己内心里的一声冷笑。
上面说的是我的个人体会。我没有引用诗文,我的记忆力不好,怕引用错了给中文系丢脸,所以只能说一些大白话。下面引用我自己在一本关于北大的书中写的一段话作为发言的结束:
很久以后,总会想到,北大留给我们些什么?因为珍惜那短暂的青春岁月,总会无限放大着越来越远的精彩或者并不精彩的片段生活,于是习惯于被人赞誉的北大就成了一种镀着金色的骄傲,成了一个又一个传说在空中招摇。但也许那不是真正的北大,未名湖永远这样沉静,它映照着晨光晚霞,也包容着落叶枯枝。
是的,是包容,北大真正的魅力正是它的包容,不只是那些值得夸耀的成功,更有那些可能被别人遗忘却被自己珍惜着的经历。并不是只有北大人才有理想,也并不是北大人有着共同的理想,这不可能。北大最值得珍惜的是它厚厚的积淀,就像是未名湖底的沉淀,滋养着一季又一季的莲荷。沉淀的可能是污泥,但最有价值的养分就在其中。历史就是这样的。
最后,用我的杂志中的一句话作为祝福送给同学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光明的前程!
谢谢!
作者简介:王琳,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总编辑,中国青年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执行)。个人微信公众号“毒读”,ID:wanglin581117。微博@王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