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名师,想帮00后成为写作的主角 | “少年破茧”写作计划免费招募!
11岁之前,我从未想象过自己有机会通过文字和作家冰心联系到一起。
在1990年代,自己的文字被印制成铅字,是一种近乎神圣的荣光。
那时,我仍然是一个未踏出故乡小城半步的少年。但通过一次征文比赛,我的文章被收录到冰心主编的《少年爱家乡》系列丛书之中。
我从未见过冰心,但我从一个褐黄色的牛皮纸信封里收到印有我作品的书,上面也还印有冰心的签名。那是我第一次发现,文字是可能将自己和未知的远方有所连接的。
从一个四五线城市,放弃尖子生都上的理科,后来考到北京,并最终投入写作至今近30年。我没有像电影《无问西东》里面,想弃理从文的吴岭澜一样碰见梅贻琦的点拨,但却是一路来是众多默默的机缘在支持我继续在文字道路前行:
16岁的时候,我开始为家乡的小报纸《潮州文艺》定期供稿,主编陈锡权老师为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提供了大幅的版面资源,并正式地给予我们人生中的第一笔、第二笔……稿费。
18岁的时候,我从师姐那里接过学校紫藤文学社社长的任务,带领同学们出版了两期文学刊物。那里面有人谈及摇滚乐,有人谈及乡村。而那个谈及我们都看不太懂的哲学的女生,最终考上了北大中文系。
19岁的时候,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一入学我就开始编辑班刊,再后来,成为学校青年报纸的副主编。但我自己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回忆,是我自费创办了一份民间报纸,叫《人大快报》。
我常常懊悔自己没有在大学时候就遇上自媒体时代,在传统媒体时代,印刷费用极高。自费出版一期报纸,要花上300元,相当于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虽然那个时候,我开始打工,有一些额外收入,但终究无力长期支持。
但幸好毕业后,数字传媒时代的全面来临,我一路从写着博客,到建个人网站,到最终全职投入到中国三明治和故事星球的创业中来。
这一切都有迹可循。
在今天,每一个少年儿童都与生俱来地伴随着媒体传播,各种光怪陆离的内容,各种便捷高效的传播渠道。写作和传播,变成一件分分钟都可能的事,发一条朋友圈,写一条微博,也都是写作,也都是传播。
但是,这个时代的孩子,原创的写作力就一定比20年前更好吗?未必。
太多的互联网传播内容都太追求眼球,都过于成人化。孩子们特别是在少年这个阶段,缺乏适合他们的中文读物,而他们自己的创作,也并没有随着众多平台的出现而带来更多的机会。
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孩子,拥有比我们当年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创作题材,也有更新更独特的创作思路。他们需要的,只是真心的,适时的指导和鼓励。
为此,故事星球和中国三明治,决定在2018年联合举办“少年破茧”写作计划。这个写作计划,是基于中国三明治过去两年培养普通成年人写作者的(点击了解详情)基础上,以及故事星球过去两年在儿童中文写作课程的探索上的一次全新尝试。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为11-18岁年龄段少年儿童打造的中文写作公益计划。
“破茧”意味着挣脱束缚,摆脱客观条件和环境的限制,更意味着挑战自身,完成蜕变。这是每个写作者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我们邀请了在少年儿童教育、写作领域有不少探索的多位大V担任写作导师来帮你一起“破茧”,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