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 | 我所有的野心,就是成为我自己(4)
王小波不客气地指出,活得有意思比活成标配重要得多。活着就要创造一点点无中生有的美,否则,无趣地生活、衰老下去,那比死亡更可怕。
单纯、有趣,正是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魅力,王小波影响了一代青年人。
很多人都会想,如何在焦虑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
成长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方法是多看看这个世界。
作家诸葛铉烈在大学毕业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去非洲呆了一年。
他说,虽然条件艰苦,但在那里,我看到了自己。
因为远离自己的国家,没有必要为他人的想法而活,只看到了自己。一年的时间,他获得了很大的成长。
之后的每一年,他都会再去非洲一趟,因为每次去都会有新的发现,能够遇见更多未曾发掘的自己。
因为旅行会让你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得到一份在陌生世界的治愈与成长。
旅行,是非常好的反思时机。它提供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空间,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情境,不一样的人,通过观察和对比,进行视角切换,我们可以更容易找到自身关于生活意义的答案。
这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让你暂时抽离原有的生活,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
将目光投向这个世界,其实也就是在迎接自我。而了解自己也就是在看这个世界。
美国航天局最高执行官曾说,游走的地方越多,我的视野越广阔,并且我看到了自己。
虽然你看到的是不同的旅游目的地,但你最终看到的,是你自己。
《回到爱开始的地方》有一段话:
有人学到了独立,有人懂得了珍惜,但无论是哪一种,在旅行开始的那一刻,这些成长与失去,就烙印在我们探索世界的步伐里,成为了生命。
旅行不是为了离开,而是找到成长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