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 | 现在的份子钱涨这么多了?(2)
这种丧心病狂的极品收礼方法,后来被隔壁好几个村子唾弃。
这大概,也成了我来大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理由。
我朋友说过一句话:“结婚的份子钱,其实就是民间借贷,早晚要吐出来的。”
怀着这样的心态,前几天她也更新了一条朋友圈:
“过年之前我准备结婚了,跟谁还没想好,就是缺钱了。”
我开玩笑说,那我们要努力玩好这个借贷游戏,比方说,以后如果要结婚,就去收份子钱比较多的北方结,然后再回到份子钱要求比较低的广州生活。
按说,随份子就随份子,咬咬牙,不过是拿点钱而已。可实际上除了钱这一道坎儿,还有很多的社交问题。
比如说有些婚礼,每到场一个人就会签下自己的名字和随礼的金额。有时候,那本礼单甚至是可以随意翻看的。
到场嘉宾一看,谁准备了多少钱,一目了然。
而有些地方,更是以“唱票”的计数模式,每个人随完礼,会有专门人员大声宣布:“××家××随礼×百元整,以表祝贺!”
不过有这些习惯的地方,很多年轻人都因为怕尴尬,不会到场吃饭了,最多就是让朋友或者长辈帮忙捎带礼金。人不来,份子钱少一点,似乎就说得过去了。
在我们这儿,还有一个挺好用的公式,给大家看看:
(或许两三年之后你也能用到了哦)
有了这个计算方法,我们就可以简单地计算一下,随一次份子,要吃多久的土了。(一个参考,不一定对)
我还简单地了解了一下,如果你想更好地参与这个礼金游戏,应该选择哪些地区生活。(也不一定对)
咦,广东呢?
噢,我看到了。
(表格有夸张成分,看完一笑而过吧)
不过,也不要总觉得随份子可怕,其实收份子的人心里也不舒服。
我问了一个刚刚结婚的朋友,婚礼之后数钱的过程是不是挺爽的?
结果,他的回答令我大失所望:
“这哪是钱啊,全是烫手的山芋!”
新人们满心欢喜地办了场婚礼,想着接受全世界的祝福,可是你一抬头看见的,全是心事重重的人,你甚至能听到他们的画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