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onish 读书笔记-什么样的科技能改变世界
今天说一本17年11月出的英文新书,书名叫Soonish,副标题是十种会让所有事情变好或变坏的新兴技术。这本的特点是简明易懂,书的作者是一对夫妻,一位是漫画家,另一位是生物学教授。作者为了让读者不要被技术细节吓到,书中加上了很多幽默的桥段(虽然对于来自不同文化的读者,理解这些幽默并不容易),同时书中还有很多漫画。
在轻松的外壳下,是书中对技术实现的可行性,目前遇到的阻碍,技术的潜力以及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的精准描摹。这使得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一种享受,作为一本非虚构的作品,作者处理的技巧使得我愿意以读小说一般的激情一口气读完,可见背后作者花了多少功夫。在这本书的附录中,还简单列出了那些没有入选十大改变世界的技术名单,以及为什么没有入选的原因,这份对读者的诚实也值得我学习。
在列出书中技术列表之前,我想先让读者猜一猜书中的技术会有那些,我想大部分读者会说深度学习,区块链,物联网这些当今热门的玩意,然而这三项都没有入选。这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作者自有一番道理,而这正是这篇读书笔记想指出的。
整本书看问题是从大到小来看的,首先关注宇宙,例如低廉的进入太空的方式(太空电梯,复用火箭等),再介绍由此带来的小行星矿产开发和太空太阳能发电。之后关注和我们差不多大的东西,这一部分内容很丰富包括可控核聚变,可编程微型机器人,机器建筑工人,增强现实,合成生物学,常温超导和量子计算。最后关注的是我们自身,因为毕竟人才是最根本的生产力,这部分的内容包括精准医学,3D器官打印,脑机接口。
这本书我今年元旦就读完,等到今天再写读书笔记,这是因为我想借着这本书说说我对未来技术的看法。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说,科技的发展经历了突飞猛进的20世纪,低垂的果实都被摘完了。读者可以试想自己穿越到了20年前,那时你的生活水平不会有任何下降,幸福水平可能还会提高。98年家庭里有的电视,冰箱,空调,电脑,现在也还有,只是那时没有移动支付,没有高铁。对于美国人,这种感觉更明显,父辈过着怎样的生活,孩子也过着类似的生活,这对于19世纪的人来说,是不可以想象的。那时蒸汽机革命跟随者电力革命,那时的科幻小说会写道人们在2001年就在火星殖民。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科技进步,至少是关于如何将蛋糕做大方面的科技进步减速了。我在读完了Soonish这本书后,试图总结书中列出的技术的共性,尤其是为什么这种技术发展遇到阻碍的共同点。但看来看去,只看出一个“穷”字。表面是投资不足,深层次则是需求不足。
西方社会在二战以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进入了大前研一描述的“低欲望社会”,年轻人对周围的一切丧失兴趣,得过且过,过着佛系的宅男宅女式的生活,这才是阻碍科技发展的根本原因。经济学中对这一现象,有另一种描述方式,内卷化。这本来是形容中国清朝中期人口增加导致边际工资较低,从而导致资本边际收益低到无法支持工业革命。而当前发生的则是人口不增加,但由于人的欲望降低,导致资本的收益率无法支持下一次工业革命的。
瓦特在一步步改进蒸汽机的过程中,失败过很多次,但是他始终能找到投资者,愿意花大价钱为他的创新尝试买单。而如今可控核聚变,一旦成功,所带来的影响比蒸汽机要大千倍,但新闻中却没有看到各国向这项技术给予充足的投入,反而看到相关实验室因为拨款不足而关闭。这是西方民主制度和福利社会必然造成的短视行为,未来只会更严重。
那个人的企业,有没有可能引领下一次科技革新了?在做大事上最成功的SpaceX,其实也有着政府的背景。而即使是在近期能够看到可见经济收益的技术,例如增强现实,精准医学,3D器官打印及太空旅行等,也需要极高的投入,除非企业能够预期到未来有显著增加的中产阶级消费者,而且始终有一批愿意花大价钱吃螃蟹的先行者,也不愿意在这些领域投入太多。而如今福利国家的低欲望社会,使得消费者没有积蓄,不愿意冒险尝试新东西,这就限制了个人企业的成长。
而这正是我为什么对未来十年的科技进展不够乐观的原因。和《snooish》这本书作者开篇的乐观预测不同,我对未来的预测要平淡一些,书中描述的科技进步终究会到来,只是时间会晚一些。而且更关键的是,我预期这些技术多半会发生以华夏文明为核心的东方,只有这里,才会有足够的需求去拉动投资,去发展革命性技术。而中国的崛起需要的时间,要比我们预测的更长。中国需要完成文化上的整合和重建,先确定了精神上意志上的领先,才能带动技术上的领先。中国需要一套脱离于超脱于现有民族主义说法的全新意识形态,一个新的想象视野。这是我看了施展的枢纽以及《Soonish》这本书后,结合经济去探讨科技问题的一次尝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指正包涵。
最后说说我为什么觉得像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技术没有列到书中,不仅没有减少这本书的价值,反而让我对《soonish》这本书高看了的原因。首先系统性的阅读一本书而不是碎片化的阅读,就是为了摆脱自己的回音室,找回曾经读报纸从自己不关心的版面学到新知的快乐。因此书中没有介绍人们熟悉的技术,这是一件好事,是值得写书人学习的。其次,这本书中列出的技术,关注的都是怎样将蛋糕做大,而更容易见到效果的技术,则是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更好分蛋糕的技术。互联网就是这样的典型,而AI取代的司机,放射科医生,律师等,其实也没有明显的增加社会的总福利,属于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诚然,更好的服务能够轻松的获取我们的注意力,但真正改变生活本质的东西,却不是累加式的更好的更个性化的体验,而是全新的生产方式。
而中国要引领未来,一是要坚持走出去,二是要避免过度的福利导致人缺少奋斗的动力,三是要充分的保护私有财产。不过这涉及到国事了,作为一篇科普书的读书笔记,就不方便多说了。
原创不易,随喜赞赏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