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顿饭不行吗,为什么非得喝酒?
小时候我很讨厌我爸喝酒,他每次喝得倒是不多,但一大桌子人你来我往推杯换盏的,实在太吵了。
我常常皱着眉生硬地拉着我爸的胳膊说:“爸,别喝了!别喝了!”
结果最后都被我妈拖走了。
我那时不理解,好好吃顿饭不行吗?为什么非得喝酒。
直到多年以后,我偶然回忆了一下,才发现,我统共见我爸哭过两次,全都是在酒桌上。
一次是我13岁时,过年那天,所有亲戚一起吃年夜饭。
我的几个姑姑姑父,叔叔婶婶都来了,满满当当坐了一大桌,爷爷奶奶高兴坏了。
饭刚吃了一会儿,大家便开始相互敬酒。
我二姑专程从山东赶回来的,端起一杯酒对我爸说:“大哥,我现在走得离家远,这么些年爸妈多亏你照顾了……来,我敬你!”
这一句话似乎将大家的记忆开了闸,他们便开始一边喝酒,一边纷纷诉说往事。
讲我爸当年怎么靠一袋柿子挺过三天,只为了省点钱给自己买管牙膏;讲我大姑为了让弟弟妹妹好好读书,很早就辍学去打工补贴家里;讲我小叔晚上点蜡烛看书,把家里最厚的一床被子烧着了,惹得我奶奶一顿大揍。
几巡酒下来,这些大人们又是哭又是笑,而我爸,这个素来喜欢绷着情绪的人,也在微醺的气氛中,哭的一塌糊涂。
那是我第一次见他哭,后来还有一次,是在他的同学会上。
毕业三十年的同学聚会,大家都是拖家带口来的,虽然有些人多年不见,可是一见面立马就切换到了当初上学时的那种感觉。
真的如同作家张五毛说的那样,这个年纪的聚会少了自我炫耀和吹捧,更多的是对彼此生活的关心,以及对曾经青葱岁月共同的追忆。
“老婆孩子没跟来?”
“唉……离了,孩子跟我了,爷爷奶奶带着……”
“有困难和老同学说,咱这么多人呢,都能帮忙,你自己身体要紧啊。”
他们三三俩俩地敬酒,然后或是拍着肩膀,或是握着手聊天,一杯酒端过来端过去,讲了半天话才喝完,落座时眼圈都红红的。
这场景如今再回忆起来,很像刘禹锡写过的一句诗,“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