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 | 是谁杀死了22岁的中国女人?
文 | 冯尘
22岁
你刚刚谈了一个男朋友,异地。文章里说,不回你信息的人就是不爱你。
你看了一眼半天没声音的手机。
姐妹说你每次恋爱都变得不像你自己,但是他说他喜欢你懂事的样子。
后来你们分手了,因为你比她坚强,她更需要他。
24岁
你妈问你,什么时候带男朋友回来?你说,你想好好工作。
你妈说,女孩子那么辛苦干什么?
对啊,你为什么这么拼命?
“因为我喜欢的东西都很贵,我想去的地方都很远,我爱的人超完美…...”
你看了一眼你妈的白头发,没说出口。
26岁
你看着身边的人都结了婚,你又看着身边的人都离了婚。
你看着谁谁谁又生了二胎,你又看着谁谁谁出了轨。
那个谁谁谁说:过了25岁女人就不值钱了。
你这个闺蜜说,她不相信爱情我只相信钱;你那个闺蜜说,要带你一起去整容,因为现在都流行网红脸;你的姑姑阿姨婶婶姨娘舅妈说要给你介绍对象;你爸说了句:孩子你不结婚也没关系。
你想哭。
28岁
陪你喝多的人注定不能送你回家,你遇到了一个能送你回家的男人。
你觉得他还不错,但是你不确定是不是爱。
可是你每次踩着高跟鞋,回到一个人的家终归是累了。
“你都28了,不能挑了。”
于是你们开始谈论婚嫁。把彩礼、陪嫁、收入礼金算得清清楚楚,你终于松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是什么在压着你。
29岁
你结婚了,曾经幻想无数次的新郎和婚礼,原来也就那么回事。
台下闹哄哄的声音让你回到现实,司仪带着标准的商业化微笑:请大家安静。
他说,我爱你,你说,我也爱你。原来爱字,说出口也并不难。
半夜起床,听见喝多了躺在身边的丈夫传来的一阵呼噜声,你觉得有点吵。
但是一想起今后你是这个人的妻子。从明天开始你要学会洗衣做菜照顾家庭了,说起来,你好像还没给爸妈做过饭。
30岁
你怀孕了,家人让你辞了刚刚升职的工作好好养胎。
他也刚刚升了职,所以下班时间越来越晚。
七个月的时候你一个人去做孕检,一个人排队挂号买完单出医院,你看到了以前的一个闺蜜,听说她两年前辞职去国外念书了,她好像更好看了。
你没有打招呼就回家了。
因为先兆流产,孕前期卧床三个月每天一把黄体酮。等你躺完三个月,发现不认识镜子里的自己了,浮肿粗壮,一副妇人的模样,你想起了你的那个闺蜜,你不喜欢这样的自己,还好有家人照顾,你觉得一切不算糟。
可脱了裤子毫无尊严地将腿架在产床上时,你还是觉得一切糟透了。
还好,一声响亮的啼哭唤醒了你。
31岁
这是你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年。一夜得起来好几次给孩子喂奶,因为所有人都告诉你,只有母乳喂养,才是一个合格妈妈的所为。
坐月子时,你不能洗澡,不能刷牙,不能看手机。
因为婆婆说,这是为你好。
为了下奶,你的主食变成了各种汤品,还不能放盐,不然会影响宝宝。你觉得自己是一头被饲养的猪。但是为了孩子,还是忍了。
每到凌晨,孩子就一定会哭,因为母乳虽好,但其实并不顶饿。而嗷嗷待哺的婴儿,会用尽全身力气去吮吸,你疼得倒抽冷气。
可看看身边的丈夫,他因为应酬又喝多了。你发现自己一夜之间,从一个女孩变成了妈妈。
你的生活充斥着屎尿屁和孩子的哭声,化妆品、高跟鞋、美食早就离你远去。
33岁
大家说一个女人不能没有工作,你重新找了一份工作
每天下班回家,你坐在那辆结婚前自己买的车里关了发动机打开音乐,这是你每天最幸福的十分钟,车内你是你自己的。车外你是妻子,是妈妈,是同事,是女儿
一回家孩子发烧37.8度,一家人急得开始团团转,婆婆不知道从哪里拿来的药就给孩子灌下。你才刚说这样不对,婆婆已经板起脸:“你丈夫不就是我这样带大的?”
那老公呢,不动如山。
35岁
你开始讨厌照镜子、讨厌逛商场,产后体重一路飙升,你幻想的辣妈可不是这样的。
你也想过减肥,可是上班下班工作孩子,你没时间,也没精力,丈夫和孩子越来越亲热。可对你,却很久没有认真瞧过一眼了
你参加了大学同学会,毕业十几年,所有人都变了,睡在你上铺的姑娘,原先整天在看韩国肥皂剧,现在居然创业做了广告公司老总。
那个整天穿着脏衣服的男生,居然做到了外资银行总监,连班上挂科最多的那位同学,都做了电商,听说年收入上千万。
同学们说你也不错啊,有稳定的工作,有老人帮忙带孩子。你也听不出,那是夸奖,还是嘲讽。
37岁
丈夫升职了。你为他高兴,准备带着孩子一起出去吃顿饭。可他微信告诉你,公司要为他庆祝。
12点多,醉醺醺的老公回来了,你看到了他衬衫领口的一抹红色,你们大吵,说尽了这些年对对方的各种不满。
他说,你看看你现在的泼妇样。
你突然哭了。
曾经那个温柔清爽,在职场上可以有一番作为的姑娘,到底去哪里了?
你突然想起大学时喜欢的那个穿白衬衫的学长,听说他当了一个摄影师,全世界旅行拍照,如果跟他结婚,会是这样么?
你想起了妈妈当年说的和谁结婚到最后都一样。你轻轻地问了一下自己,会是这样么?
然后你又对自己轻轻地说:也许都是一样的吧。忍忍吧,反正男人都要出轨的,忍忍吧,孩子不能没有爸爸的。
39岁
后来你们还是和好了,日子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该四十不惑了,你觉得自己不迷茫也不焦虑了。可是,每到晚上看着身边打着呼噜的他,你都会想,到底我哪一步走错了?
一个女人的前半生结束。
每个女人,走着走着,过着过着,就变成了妻子、儿媳、妈妈。可是这些身份,为什么比“女人”本身还要重要?
总有人说25岁一过女孩子就不值钱了,30岁再嫁不出去就孤独终老了。甚至在小的时候,为了让女孩好好学习的话术都是: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才能找到更好的男人结婚。
年龄、性别的限制,让每个女孩,从有了自我意识后就开始焦虑。
因为年轻、好看才是男性市场的价值体系衡量标准。
这世界上形容妻子和妈妈的词,永远都是牺牲、付出、伟大、责任。可是为什么这些形容圣人的词,偏偏要让每一个女性去承担?
英国知名作家William Golding写过这样一段话:
无论你给一个女人什么,你都会得到更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