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作(xi)家(jing),放着好好的大咖不做,非要变着法儿证明自己
春节快到了
我知道你们又屯了好多书
给自己制定了长长的春节阅读计划
摸着良心问问自己:
单子上的书有几本是冲着内容去的?
又有几本是冲着作家的名声去的?
关键是:假期中你真的会去读这些书吗?
……
当然一般来说,作家们是不会知道你到底读没读的
不过,你真以为作家们不在乎你读没读?
要是不在乎,他们为啥要给自己起个笔名?
要知道,这世界上有不少作家为了证明自己没了“自带的光环”,依然能照样靠才华吃饭,功成名就的大咖们纷纷穿上伪装,改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出版一些跟成名作风格八竿子打不着的作品。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波特妈妈”罗琳阿姨
给自己起了个男性化的笔名,罗伯特·加尔布雷思,一口气写了三部侦探小说。第一本卖得平平淡淡,出版 3 个月后,一经揭露真身,销量立刻激增 500000%!!!
嗯……
有一些特别热爱写作的,比如斯蒂芬·金
刚出道的时候,他用理查德·巴克曼的名字写了点短篇小说,理由是,当时的出版商认定公众一年只能接受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有了两个名字,他就能一年写两本书了。
还有一些是基于时代背景下的自我保护
大名鼎鼎的勃朗特三姐妹的笔名分别保留了自己的名字首字母。19 世纪的英国社会,对女性参与公共活动仍持相当保守的态度,因此一开始三人都选择用化名出版作品。
还有一些,最终厌倦了自己的笔名……
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艾萨克·阿西莫夫,用保罗·弗兰奇的名字写了一堆青少年科幻小说,结果一直没人发现,最后忍不住了,开始往书里一个劲地埋伏笔,直到读者发现他的真身。
比较常见的还是写着想要换换口味的
《夜访吸血鬼》的作者和阿婆都用笔名写了点女性情感类小说
同属这个画风的
还有我们曾经出过好几本的爱尔兰作家
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还那么会写书
《证词》《幽灵》《雅典娜》
(框架三部曲)
约翰·班维尔 著
陆剑 译
上海译文 2016 年 1 月出版
从 2008 年开始,这位布克奖得主用本杰明·布莱克(Benjamin Black)的笔名写了一系列以爱尔兰为背景的犯罪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奎克系列”让他跻身当代备受瞩目的犯罪小说作家之一。
终于,这些年“漫长的等待”让他出版了一本不负万众期待的作品。
侦探小说史上最受欢迎的硬汉菲利普·马洛又回来了!
这本让斯蒂芬·金与理查德·福特都赞不绝口的《黑眼睛的金发女郎》,选择了原作系列中生活的完结之处作为小说的起点,安排马洛重新回到五十年代的海湾市街头展开一段新的冒险。
还是那个马洛,一如既往的焦虑和孤独,生意依旧不见起色。直到一位富有的女继承人在某个夏日的周二下午走进马洛的办公室,意欲寻找失踪了两个多月的情人。她声称自己是由琳达·罗琳介绍来的。
案情很快有了进展,这个名叫皮特森的男子早已在一起车祸中丧生,但克莱尔却坚称自己不久前才在街上见过他。马洛很快发现皮特森的失踪不过是一系列疑窦丛生的事件的导火索,而此时的他已经深陷与海湾市最富有家庭的纠葛之中,逐步挖掘出他们为了保护家族财产而深埋于心的秘密……
看看评论圈一水儿的五星好评:
“雷蒙德·钱德勒会感到高兴的,因为这是一部完美掌握了其忧郁调子的硬汉派侦探小说。故事很棒,但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班维尔抓住了钱德勒行文的精髓,那种在读者身上逐渐积聚起来的阅读效果。很难具体描述这种影响,但正是这样的力量把‘马洛系列’与其他老式侦探小说区别开来。书页里弥漫的忧伤直击你的内心。我爱这本书。就像是一个你以为已经去世多年的老朋友走进房间。”
——斯蒂芬·金
“班维尔挑战钱德勒的诱惑令人难以抗拒。很难想象有人能以钱德勒之名创作出值得一读的作品,但毫无疑问班维尔完美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理查德·福特
“比起过去的尝试者们,布莱克带来了一部更复杂也更令人满意的作品。钱德勒和马洛的粉丝们无疑会为这部最新的仿作所吸引,而新读者们也会就此爱上这位了不起的私家侦探。”
——《图书馆周刊》
要知道,钱德勒本人也是个转型的高手。1933 年,他还是个刚被炒了鱿鱼的石油公司高管,为了改善自己窘迫的经济状况,开始为通俗文学杂志《黑面具》撰写犯罪小说。出于谋生的压力,他每年得写出一百万字。
在 25 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创作了七个长篇和二十多部短篇,他笔下的马洛成了“硬汉派”的代表人物,打破了福尔摩斯和波罗们一统天下的格局。
去年,译文社重新出版了全套“雷蒙德·钱德勒文集”,再次印证了他在书迷心中不灭的地位。
真的不来看看你的老朋友马洛又重遇了谁吗?
要看的话,来这里
《黑眼睛的金发女郎》
[爱] 本杰明·布莱克|著
沈亦文|译
《黑眼睛的金发女郎》是布克奖得主约翰·班维尔以犯罪侦探小说家“本杰明·布莱克”之名续写的又一部“马洛系列”作品。这个由雷蒙德·钱德勒一手塑造的侦探在四十年代的好莱坞被公认为最具魅力的男人,也是不少作家争相续写的对象。这一回布莱克忠实地捕捉到了钱德勒的每一笔铺垫和隐喻,安排马洛重新回到五十年代的海湾市街头展开一段新的冒险。
长按下图二维码即可至购买链接哦
重磅新书信息
点击封面可看详细
《刺杀骑士团长》
第一部显形理念篇
第二部流变隐喻篇
[日] 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村上春树时隔七年长篇巨著
关于创伤、内省、对峙、重生的力量之作
2017 年度日本小说类榜首
一幅藏匿于阁楼的惊世画作串起二战创伤与现实吊诡
童年的痛失、家庭的破碎、战争的创伤
夜半铃声和古庙洞穴
不请自来的骑士团长……
面对无法挽回的失去,
他告诉我们,
回到洞中。
直面无以名之的恶。
《刺杀骑士团长》正火热预售中
长按下图二维码可至预售页面
三月全面上市
敬请期待
上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