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的善良很贵(3)
做人要常怀善念,保有善心,没有错,但你的善良必须要有点锋芒,要有所取舍,有所节制。
否则,最初的善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
2005年,“丛飞”这个名字被万千中国人所熟知。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起,到生命终止,十几年,他把所有的时间及金钱都花在了那些孩子身上。捐助了100多名儿童。
然而一些受其帮助的孩子及家长,并未心生感念,反而向其肆意索取。
丛飞资助过一个叫阿珍的女孩。两人因一次演出相识。两年后,阿珍打电话:“丛老师,听说你经常资助贫困学生,我最近经济上有些困难,搞不好会失学,你能不能也资助我一下。”
丛飞二话没说,给阿珍打过去2800元,这也拉开了阿珍索取的序幕,由学费渐渐升级到补课费、高档物品…… 后来阿珍毕业做了歌手,得知丛飞生病,回了句“安心养病”再无下文。
就这样,像阿珍这样的受助人,一点点抠挖着丛飞的钱,丛飞的善良,抠挖着原本属于他的舒适生活…… 直到2006年,丛飞因延误治疗,患胃癌去世,去世后,妻子承担了他用于捐助欠下的债务。
生而为人,应该善良,但善良和慷慨若给错了地方,就成了滋养恶的温床。最终会把你的人生拖入艰难境地,甚至造成无法逆转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