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高级的爱,是和孩子肩并肩(4)
“爸爸和你一起下水好吗?你害怕的时候,拉紧爸爸的手就好了。”
在爸爸的陪同下,男孩套上游泳圈,畏缩着下了水,没过多久就开始享受水中的玩乐,似乎刚才的事根本没发生过。可是,每当他和妈妈的眼神有碰撞,就会重新泛起委屈。
很庆幸,男孩的爸爸及时赶到,化解了一场危机。不然的话,男孩很可能连泳池都没进去,就被妈妈拉回家。
母亲和父亲,面对同一件事情,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达成的结果,也完全相反。前者两败俱伤,后者皆大欢喜。
其中分别,不过是立场。
妈妈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试图控制孩子。她将孩子的畏惧和懦弱,视作孩子本身,去与之对抗。而结果,却只造成了对孩子进一步的否定和打击,让孩子变得更加畏缩。
而爸爸,将孩子和他的畏惧与懦弱分离开来。他站在了孩子旁边,鼓励孩子,与孩子并肩作战,一起战胜孩子的畏惧。因为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战友,孩子有了抗争的底气,也就勇敢了起来。
结果很明显,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上,才能真正让他成长。
成长,其实是一次艰难的远行。有些人,哪怕身边有人陪伴,也觉孤独;而有些人,哪怕孑然一身,也不觉得自己可怜。
其中区别,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父母是否在孩子童年时,曾经和他们并肩作战,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从孕育起,孩子就不是独立的,母体够健康,他们才够营养。即使出生后,也还要依赖父母很久。成年之前,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小时候,世界很大,可对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只有爸爸妈妈。当父母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时,孩子就被全世界背叛了。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学会分享,游戏才能变得更加快乐。可是如果你今天不想分享,我也会站在你身边,捍卫你的物权;
后来,世界很大,可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的退路。当父母强迫孩子去挑战世界时,退路就被封死了。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想要停止恐惧,唯一的办法就是战胜恐惧。可是,如果你没准备好勇敢,我愿意同你一起,对抗你的懦弱。
长大后,我们有义务让孩子知道,“在你没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之前,爱情很可能不会开花结果。”但是,如果你真的已经陷入,我也愿意和你一起,寻找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