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 | 妈这辈子就这样了,以后就靠你了(4)
这种自信,是不是很王菲?
与其把所有的期待和想法都押注在孩子身上,不如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再把这种理念传达给孩子。
父母活得精彩,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曾经看过一个关于东晋著名宰相谢安的故事。
彼时,谢家位高权重,谢家的子孙们个个像芝兰玉树一样,才华横溢,是人中翘楚,令达官贵人们好生羡慕。
一次,谢安的一位朋友问他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他说出了一句流传至今的话:“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做最好的自己。”
不是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过早的放弃自我,认为“我这辈子就这样了”,而是要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不仅仅富养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富养自己,给自己投资,让自己增值,成为更好的自己,做孩子的榜样。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多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我们成年后的种种思想和行为里,都可以照见自己和父母一样的面容。
我们总是说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父母才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
去年高考成绩发布后,北京市文科状元的一席话曾经引发热议。他说: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者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现在的状元,都是家里好自己又很厉害的那种。
很扎心对不对,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现实。
《校友会201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中显示,2007-2016年这十年的高考状元,来自教师、公务员、工程师家庭的比例最高,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中走出的状元占比越来越高。
父母在比孩子的时候,孩子其实也在比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