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别总把没意思挂在嘴边(2)
她说二十多岁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盈,越来越有生气;要么越来越无趣,与外界异常疏离。
我想,我听说,我觉得,我以为……
过剩的经验,浅尝的知识,僵化的思维,一再拦截着好奇心和探索欲——
从而越来越无感,越来越盲目,越来越没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身边就有那样的人。
大学时宅在宿舍,从未踏出舒适区;工作后敷衍了事,怕东怕西怕出错。
于是熬夜和通宵,赖了床;于是胡吃和海喝,昏了脑;于是懒惰和松懈,乱了心。
也曾建议他,既然处于低谷,不如静下来。看些书,学点技能,或者出去走走,多锻炼。
只可惜,他每次的回答都如出一辙:我也很想啊,但最近状态不好;这机会确实还行,但我不合适;下次吧,反正下次来得及…
当一个人身处海底,会找不到浮出水面的理由。
就这样,他本应做个实干派,却得过且过,活成了白日空想家。到头来,又能怨谁?
或许,真正的无趣,是心态的老化。眼里不再有星星,身边不再有期许。
想起之前,推荐过一部纪录片,《人生果实》。
90岁的老爷爷和87岁的老奶奶,岁数很大了,却丝毫没有暮年感。
庭院里,夫妻俩锄地、拔草、挖土豆,采摘、煮酒、熬果酱。
修一爷爷热衷写信,每次一写就是十几封,踩着单车去邮局寄;英子奶奶呢,喜欢换着花样做好吃的,烤完蛋糕酿酸奶,周末不忘打年糕。
因为怀抱着热忱和天真,不惧怕告别也不惧怕未知。他们是耐泡的普洱,更是B612星球的幸运儿。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如此通达。
但最起码你要踏出第一步,去想想:还有什么技能可待挖掘?还有什么渴望没有实现?还有什么兴趣点从未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