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是读书天?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俗称春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老百姓在这天敬龙祈雨,保佑丰收,这一天也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这样的大好春光里,相信每个人都是坐不住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春天不是读书天”,他号召大家“掀开门帘,投奔自然”,听“鸟语树尖,花笑西园”,看人人“舞雩风前,恍若神仙;攀上山巅,如登九天”,真真不亦乐乎!
但是,春天真的不是读书天吗?看看时间的进度条,2018已经过去快四分之一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你的新年学习计划是否还“与蝶同舞,与花同眠”中?
醒来吧,春光一刻值千金,既要拥抱自然,也需纵情书本,让身心都如春花般怒放。
著名出版家、“全民阅读”的倡导者、青年文摘“随锐杯”作文&朗读大赛特邀嘉宾聂震宁先生,教你将快阅读、慢阅读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读出一个灿烂春天。
凡阅读就一定有快有慢。
数字时代,由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迅速提高了人们阅读的速度,在各式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上,快速点击、快速浏览成为寻常之事。因此,快阅读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就是快速浏览。我们手持一部新书,要做的第一件事应当是快速检索。通过检索把握一本书的基本信息,确定是不是要读它。譬如,先看书名页、序言、副标题等,再看目录页,再看作者介绍。看看我们这部新书是否有兴趣。
之后,就应当快速略读。通常是挑几个和主题相关的篇章看看,粗略浏览几个段落,判断一下这本书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那一类书。
快速浏览这个过程通常我们在书店里买书的时候会这样去做,通过快速浏览,判断要不要买。只是这个判断需要借助我们的知识积累,只有在读的书比较多、认识的作者比较多,这种判断才可能接近于准确。否则,在书名起得天花乱坠、作者吹嘘得神乎其神、图书内容大话空话连篇的今天,购书者又缺乏知识积累,发生误购的事情总是难免的了。
掌握快速浏览的能力之后,还要快速通读。我们从书店购回的书,从图书馆或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书,并不意味着就此开始慢读细想、细嚼慢咽。对于我们所熟悉的作者和熟悉的经典作品,这样做是可以的,而对于我们并不熟悉的人和书,我们不妨再加上一个快速通读的程序。
且不管这部书看得懂看不懂,快速地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这是有利于我们节约时间,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值得花的图书上。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长达130多万字,好莱坞著名导演伍迪·艾伦曾经说:“我上了一个速读班,用20分钟读完了《战争与和平》。”《每日电讯报》的编辑曾经缩编过一些文学名著,如把《战争与和平》写成一条推特:“拿破仑入侵俄国。俄国贵族家庭陷入精神混乱状态。战争接踵而来。法国人撤军。俄国人庆祝。很多人结婚。”
毫无疑问,20分钟读完一部130万字的长篇小说,这种阅读只能是快速通读,至于把130多万字浓缩成一条推特,那也只能是通读过全书的人的读后游戏。快速通读一遍后,我们可能发现这本书并不怎样,不值得花时问去读,就此放下;我们也可能发现真的遇上了一本好书,这时我们就将开始细读之旅。
谈到阅读速度,并非要快就能快起来的,一般来说,需要一定的阅读实践,逐步形成速度的能力。
第一,可以掌握看书扫视法。我们首先要纠正逐字逐句阅读的不良习惯,逐步扩大扫视的“视知觉广度”。只有“视知觉广度”增大,压缩眼球注视时间,减少中途回视次数,避免眼睛不断地来回转动。阅读的平均速度就能提高。
切忌快速阅读时反复浏览,一般只需顺着读一遍即可。如果觉得有必要,也要等整篇读完之后,再回过头重复某项内容。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经过努力,每分钟能达到500字到600字,就算是具有快速阅读较好的能力。
第二,可以掌握看书搜索法。在掌握扫视法的基础上,我们要掌握搜索法。所谓搜索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扫视图书的过程中,要注意搜索我们感兴趣的语词、段落,搜索书中某些特殊的内容,而且要有目的地加以记忆。尽量不去记那些无关紧要的词句,要记住作者意图及内容实质。
第三,可以掌握速读概括法。要力求迅速把握书中主要脉络和大意。要带着问题阅读。要把书中的主要脉络、大意和特殊观点简要地概括出来。这是快速阅读是否成功的主要方法。有不少图书,只要通过快速阅读,把一部书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概括出来,就已经实现了它的价值。
提高阅读的速度,主要途径就是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有意识地自我训练、自我提高。为了提高阅读力,很有必要提高阅读的速度。只有善于快速阅读的人,加以勤奋向学,才可能成为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
当然,要真正成为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还一定要在快阅读的同时实行慢阅读。《三联生活周刊》上贝小戎曾经介绍加拿大漫画家约翰·阿特金森把名著缩编做到了极致的故事。约翰·阿特金森创作了一系列漫画,把一些著名的长篇小说浓缩成了一句话。
《愤怒的葡萄》:种地糟透了。去自驾游!自驾游糟透了。
《唐·吉诃德》:一个人攻击风车。还有,他疯了。
《太阳照常升起》:迷惘的一代酗酒。他们依然迷惘。
《白鲸》:人跟白鲸斗。白鲸赢了。
《尤利西斯》:都柏林,这事那事,不分段的长句子。
《奥德赛》:一位老兵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家,然后把所有人都杀了。
《呼啸山庄》:类似于兄妹恋。山庄被浓雾笼罩。
《瓦尔登湖》:一个人在户外坐了两年。什么也没发生。
《贝奥武甫》:英雄杀死恶魔。等等等等。龙杀死了英雄。
《罪与罚》:谋杀犯感觉很不好。忏悔。入狱。觉得好点了。
《神曲·地狱篇》:大混乱。
敢于去做长篇小说浓缩的人往往是饱学之士。约翰·阿特金森当然是一位阅读修养很深的饱学之士,读书读得有所得、有独到的见解,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慢读修养几乎是不可能的。
慢读主要用于精读。这是能不能把书读好的关键步骤。在精读的全部过程中,快速阅读只是其第一步,达到对全书有一个概括了解的目的,第二步则是逐章逐节反复阅读,边读、边想、边记下问题,圈点、画线、评注,第三步是抓住重点,深入钻研,认真理解,也许还会对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深究,得出自己的见解,最后一步就是对全书阅读进行总结,做读书笔记。
唯有慢读才可能做评点、做摘要;慢读就有可能激发钻研和写作欲望;慢读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新学说的研读、新作品的鉴赏都是不可少的;慢读才可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做到“口动、手动、心动”。唯有慢读才可能精读。唯有慢读才可能深读。
对优秀的文学作品慢读,读书人才可能感同身受,切己体察,如身临其境,才有可能进而诵读,诵读才可能记忆久远,从而将阅读“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享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审美状态,细品细嚼,细思深想,在优秀的文学作品里让自己的灵魂活一回!
(本文摘自聂震宁《阅读力》一书)
青年文摘“随锐杯”作文&朗读大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特邀评委聂震宁先生给了朗读选手们几点建议,祝大家取得优异成绩!
更多精彩课程,点击“阅读原文”移步报名网站,完整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