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听到别人的真心话?
回国创业失败,
就要给欧洲加玛丽苏人设?
一个回国两年的年轻人,发文吐槽说自己得了抑郁症。
回国前,他在欧洲住了四年。那段日子在他看来“几乎是完美的”,完美到他“迫切地想摆脱那种致命的舒适”,“经过理性地思考和分析”后回国创业。
两年后他创业失败,感到很沮丧和焦虑。然后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抑郁,是由于“国内价值系统太单一”,周围有“各种声音争夺着对他生活意义的阐释权”。
他说,欧洲人都不会像国人那样“相互踩”。
“欧洲时常聚在一起的朋友遍布各个行业,有做设计的、管理仓库的、在酒吧调酒的、开纹身店的、做程序员的、在公司做行政的,当然还有做金融的和无所事事的,没人关心对方在各自行业里的成就、前景和收入,大家都随意地聚在一起分享时间、见闻和笑话。”
他还对比了国内和欧洲的幸福感获取途径的不同:“欧洲人本能地从‘我’出发,崇尚参差多态的幸福路径,而国人的意义和幸福感似乎都仰赖于外界的认证和比较”。
实际上,哪个国家都有这种“轻松易混”的圈子。
笔者大学刚毕业那几年也混过这种圈子。圈内有复旦大学的老师、有校门口卖碟片的,也有摇滚青年。他们也“随意地聚在一起分享时间、见闻和笑话”,从来不干涉别人的隐私。
但是,身份以及阶层和由此产生的鄙视链难道不是全球范围的?
真相也许是:因为欧美的阶层固化,他在欧洲几乎接触不到会让他感到挫败的中上阶层,而回国后接触到的却是正在上升的中产阶级。
创业失败的他抱怨水土不服挺正常,骂骂命运不给力也正常,但为了给自己创业的受挫找理由,就给欧洲和国内分别加那么多戏,这有点像蹒跚学步的小孩绊倒了,需要妈妈一边拍打地面,一边哄:“坏地!把我们摔疼了!”
妈妈会用谎话安慰你。请问你现在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