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朋友们的私人读书推荐|第二十五期
大家好,“私人读书推荐”今天发到了第二十五期。在这个小栏目中,我们邀请编辑和媒体人老师、以及读者朋友为书友们推荐好书。这是一个类似于“书探”的专栏,将从译文社的编辑、媒体人、书评人等朋友中征集稿件,同时,为了扩大、稳定稿源,也欢迎您按照本文的格式,给我发来您的推荐书单哦!
今天分享的是来自读者沈宇老师的书单。
沈宇老师提供的个人介绍只有一句:世纪文景编辑,不过,他有个很红的豆瓣 ID,大家有兴趣就猜猜看吧。以下是他的推荐。
《华氏451》《火星编年史》
作者:[美] 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于而彦 林翰昌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 年 7 月
《华氏 451》得名自纸的燃点。人类感知时间和长度的历史有千万年,而对温度的测量仅有几百年,温度不仅关乎人类、地球,也蕴藏着宇宙的奥秘。将许多看似毫不相关的现象串联在一起的,正是《迷人的温度》。
目前世界上只有五个国家使用华氏度,会说华氏的八九不离十就是个美国人。对了,《华氏 451》正是一本美国科幻经典:在未来,消防员不再救火,却专门去藏书且阅读的“危险人物”家中纵火。故事的主角是一名消防员,因为读了不该读的书、生了不该生的恻隐之心而被迫逃亡。抓捕他的队长狞笑着发表了一段自白最是可怖:“怀书无罪,看书有罪,没错,我有书,但并不看它。……我从不看书。没看过一本、一章一页,一段也没看过。……这些书死在书架上了。”
布拉德伯里塑造的一些情节,如书虽然消亡却有专人背诵,至今仍被后辈作家沿用,2015 年尼尔·斯蒂芬森八百多页巨著《SEVENEVES》(书名正反读都一样)就有地下文明靠背诵人担任百科全书的情节。
《火星编年史》虽然说是长篇毋宁说更接近一则短篇连作集,有些章节只是勾连、过渡或一个剪影,但辛西亚·巴内特在《雨:文明、艺术、科学,人与自然交织的亿万年纪事》中揭破其中极有意思的细节,雷·布拉德伯里实在太爱雨了,他笔下有各种雨:轻柔的、淋漓的、酣畅的,甚至让火星下起了雨——而这正是区别现在的苍翠地球和荒芜火星的重要标志,有水不是重点,能够建立起长久的水循环才至关重要(这也需要温度维持在允许水的三态同时存在的区间内)。
“雨随犁下”一章可说是十足的教训,当人们滥垦破坏了原本薄弱的生态平衡,黑风暴和饥荒随之而来,朱迪思·D.施瓦茨在《新水源:干涸世界的希望》则追寻了几组坚定的环保主义者,让动植物携起手来以帮助恢复自然水循环的故事。谁说科幻只是科学加想象,科幻当然关乎科学现实,也关乎社会现实。
《木暮庄》
作者:[日] 三浦紫苑
译者:蒋葳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世纪文景
出版时间:2017 年 11 月
一栋老破的二层出租公寓,六个房间只住了四个人,七个短篇连作,篇篇以性起笔,写下的却是寂寞。现代人渴望被需要,迫不及待用身体确认才可安心,可结果真能求仁得仁?著名腐女、直木奖得主三浦紫苑的异色短篇集。
《我的奇妙书店》
作者:[德] 佩特拉·哈特利布
译者:王海涛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 年 6 月
德国女作家佩特拉·哈特利布和丈夫误打误撞拍下了一家书店,全家人的生活就此发生了一个大转弯。在热心人的帮助下,他们解决了住宿、进货、店员、店面扩大、电脑系统等一系列现实、毫不光鲜的问题,书店也蒸蒸日上。书店不仅仅靠灯光而是态度和专业温暖了街区,街坊们也用行动支持了书店。
此书可说是自拍圣地类书店书的一个反动了,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谈到书店之苦的书(《东京本屋》绝对算一本)。相较之下居然注了三遍保罗·奥斯特却不知道那个每日街拍店主梗出自奥斯特编剧的电影《烟》和养狗场版哈姆雷特的书名叫《埃德加的故事》也就可以谅解了,毕竟差不多同期出版的《我的书店:作家畅谈自己钟爱的实体书店》不过是个人人一篇人情稿的大杂烩。《今日店休:93岁旧书店主写给生活的情书》的重点完全不在书店而在微信10万+式情怀牌上,体量也真真就够三篇微信文。
《谣言如何威胁政府:法国大革命前的儿童失踪事件》
作者:[法] 阿莱特·法尔热 / 雅克·勒韦
译者:杨磊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 年 11 月
18 世纪的巴黎,警察为了维持秩序逮捕了大量流民,连儿童也不能幸免。于是,谣言开始泛滥,说法国国王得了麻风病,需要小孩干净的血来洗澡。本书认为,1750 年的谣言及暴动已彻底摧毁了法国的互信,并为 1789 年法国大革命奠下了基础。
《岛屿之书》
作者:[英] 艾米·利普特罗特
译者:高天航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 年 7 月
《沿河行:一部关于河流的历史之书》
作者:[英]奥利维娅·莱恩
译者:焦晓菊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未读
出版时间:2017 年 10 月
《海洋之歌:一个博物学者的发现之旅》
作者:[英]菲利普·霍尔
译者:纪平平 / 张慧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 年 6 月
一个是酗酒成瘾钝回家乡小岛疗愈,一个是恋爱不顺遂想走一趟河岸,两位英国姑娘都交出了佳作。
苏格兰北方海中的奥克尼群岛,不仅有妈妈再打我一次的棋子,也有星光、鸟鸣和狂风。奥利维娅·莱恩则在夹叙夹议伍尔夫生平的路上走到了出海口,人类对河道和约束让小镇面临洪水,截弯取直等粗暴的方式终究赢不过大自然的报复。身为鲸类专家的菲利普·霍尔也从附近的海岸出发,探寻人类与动物、与海洋的生存之道。当代英国自然写作这几年国内引进得不少,《流浪到故乡》《古道》等都是佳作。
第二十五期完
期待您的投稿
图书类型宽泛,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皆可
出版社不限,出版时间近三五年内皆可
请按照本文格式发送相关文档(word 格式最佳)到邮箱
vince@yiwen.com.cn
邮件标题注明:译文书探
一经采用,我们将送出近期译文好书一本
点击以下序号回看来自朋友们的私人读书推荐
上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