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嫌自己读书慢,只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2)
他发现非小说类的图书,无非就是那几种固定的结构,最简单的比如短文合辑型,挑自己最想看的篇目先看就行,再比如概念型,欧美流行商业畅销书像《黑天鹅》《反脆弱》都是这个类型,整本书讲一个概念,可以先配合书评和目录,攻下讲核心概念的那一章,再读其他章节就快了。
3.看书如看戏:知识管理出了问题
“你会在房间里放书架,为什么不在脑子里也搭个书架?”他继续反问。
他认为读书记不住,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知识谱系,孤零零的一本书很容易被忘记,但如果每读一本新书都能和已有的知识产生联系,就不容易忘了。
“就算奇幻文学这样看似天马行空的领域,所有的大师作品也不是孤立的,照样有谱系和沿革”,他说,“比如大家都爱的《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马丁,可以看作是《安珀志》作者泽拉兹尼的继承者,而泽拉兹尼和《纳尼亚传奇》系列作者C.S.刘易斯,都是《魔戒》系列作者托尔金的‘队友’,托尔金则是西方奇幻的‘开创者’”。
(奇幻谱系,点击可放大)
听完他的分析,我才恍然大悟,读书本身是个技术活,我们漫无章法、跟随本能埋头转悠的“原生态读书法”,其实很多流程和动作都值得改进。
(“原生态读书法”和科学读书流程的对比)
你可能也想找个思路清晰、读书高效的朋友咨询咨询。正好,我已经帮你上面这位朋友请过来了,他就是被罗振宇推崇为“最好的当代年轻英才”、有“85后最贵说书人”之称的李源。
“85后最贵说书人”,读大学就是学霸
李源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硕士、《罗辑思维》节目早期罗振宇最仰仗的知识策划人,点击最高的前7大节目中,有4个都出自他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