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兔:巴黎书展观展手记(附《地下巴黎》赠书名单)
3 月份的时候,译文君的同事、“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黄兔同学去参加了今年的巴黎书展。回来之后,我先发了一张好几年前的老照片给她看:
照片里这位是法国著名作家、《三十七度二》作者菲利普·迪昂(Philippe Djian) 2013 年来上海作新书宣传时和小黄兔一起的合影。
然后小黄兔兴高采烈地跟我说:我这次在巴黎看到他啦!他在马路对面咖啡馆抽水烟!
我说:那你没去跟他合影吗?小黄兔说:没,人太多,挤不过去……
好吧……顺便在这里预告一下,上海译文买了菲利普·迪昂另一部小说的版权,重要的点在于:这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名字叫《她》(Elle),没错,就是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的那部电影哦。以及,由袁筱一老师担纲翻译哦。
好,接下来请看小黄兔同学的流水账;以及,请忽略她歪歪斜斜的照片吧。
巴黎书展的海报
有幸参加了法国国际出版局组织的国际出版人项目(fellowship project),一周的行程里参观了巴黎书展、法国出版社以及书店。浪漫的巴黎、时尚的巴黎、文艺的巴黎,这些标签大家都不陌生了,今天就以书为脉络揭示出巴黎的另一面。
第一站是巴黎书展。巴黎书展类似每年 8 月举行的上海书展,对公众开放,可以说是一场“以书为名的全民狂欢”。巴黎书展一共 4 天,从周五到周一,尽管今年欧洲气候反常,3 月下旬还在下雪,书展里面照样人气爆棚。
至于人气爆棚的原因,全世界的人民其实都爱凑热闹。你在书展现场可以参加读者见面会,可以拿到喜爱的作者的签名。小编就在书展对面的咖啡馆见到了《三十七度二》(电影《巴黎野玫瑰》)的作者菲利普·迪昂。
照片是网上找的,咖啡馆里怕侵犯隐私
出于职业习惯,小编无论逛哪个书展,都要研究下各地书展的异同点和亮点。
先来几张各大出版社展位的照片。(小编趁着提前入场,还没人的时候拍的。)
JC Lattès 出版社,以出版各国畅销小说著称
Actes Sud 出版社的社长被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为文化部部长喽
随着《使女的故事》热播,法国出版社也把
阿特伍德的书又做了一遍
大名鼎鼎的 Gallimard 出版社,诺奖得主莫迪亚诺、勒克莱齐奥,还有波伏娃、萨特、昆德拉都是他家的!照片上的巨大海报是他们要力推的悬疑小说
展会现场的十字路口人性化地立了“指路牌”
童书市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人气最旺的!
可以做活动的小场地
粉粉的灯塔和小椅子,儿童绘画区域
L’école des loisirs 是家久负盛名的法国童书出版社
正式开馆后,这里就会被挤得水泄不通
今年的巴黎书展主题是:俄国文学
那些人像你认出了几位?有普希金、契诃夫、托尔斯泰……
大出版社可以搭建充满设计感的大展台,这是独立出版社的财力做不到的,但后者同样充满活力,而且更具亲和力。独立出版商以出版奇幻、科幻类作品为主,所以在这类小小的展位上会看见各种奇装异服,哥特妆、朋克范……作家一边签售一边和读者拉家常,签售的队伍自然比不上大牌作家,但作为旁人也能感受到自娱自乐的怡然自得,作家有纯粹的写的乐趣,读者有纯粹的读的乐趣,无关阅读品味,这就是一场自 high 的 party!
这种自 high 精神还延续到了周日的晚会。巴黎书展的组织方专门为所有参展商举办了一场 party。其实,对于出版社而言,每年的书展都是一场硬仗,而在书展即将圆满结束之际,来一场狂欢也可以说是一次发泄和犒劳。
清场之后,直接在现场摆上饮料和食品
请了 DJ 助兴,气氛越来越 high,大家都了跳起来~
可以说,巴黎书展做到了娱人娱己。
第二站就来介绍下巴黎的书店。
随机进了一家书店。有没有注意到书上的小纸条?这是书店店员的个人推荐!
Le Divan 书店是这次专程拜访的,书店老板专门为大家做了一个小时的介绍
Le Divan 书店内部
其实,全世界的书店经营都受到网购的冲击,法国书店的数量也减少了很多,像 Le Divan 这家书店也从先前更好的地段搬到了现在这个地方。但法国书店业没有垮掉的一个原因是:法国的书价执行统一价格,简而言之,在书店买书和在网上买书,价格不会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在品种有限的情况下,书店如何胜过网店呢?Le Divan 的老板认为:店员的专业性很重要,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用的建议,还有就是举办活动。
Le Divan 的老板还提到,他们会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书店店员,进行短期实习。这点令小编颇有感触,其实书店店员的工作也可以成为一份理想的职业,也需要在各国间进行交流。
第三站,出版社。法国大多数出版社都集中在首都巴黎。一圈逛下来,你会发现不同的出版社有不同的气质。
历史悠久的 Gallimard 出版社在一进门的墙上“洋洋得意”地展示他的丰厚家底
从会议室望出去就是个小花园,阳光普照下,改起稿子来大概也能文思泉涌吧
擅长出版畅销书的 Albin Michel 出版社极具现代风
老牌的 Grasset 出版社的橱窗也很怀旧呢
来一张仓库的照片,这的确是出版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Stock 出版社已有 300 年的历史,可以看出它努力年轻化的决心
Le Divan书店老板坦言:“书并非是人们必要的消费品,那人们为什么要来买书呢?”法国出版社的同仁也指出:法国目前也存在着代际断裂的现象,读书的都是中年人,年轻一代更爱玩游戏或上网。自打小编入行以来,就一直有关于出版行业是夕阳产业的论调,小编也曾迷茫了好久。
但是,当我和其他国家的编辑聊天时,突然发现我们都出版了同一作家的书,我们都喜欢某个作家,那种惺惺相惜的喜悦感真真切切。当看到 Gallimard 出版社还在坚持纯粹的文学,看到 Stock 这样的百年老社在不断创新,看到一些只有两三个人的出版社也在坚持做出版,焦虑的心就突然静下来了。既然这世界上还有人爱看书,既然自己也喜欢把好看的书介绍给更多的人。那就够了!
(完)
推荐本小黄兔责编的新书,请大家多多捧场
通过文末阅读原文到豆瓣点个想读吧
对了,上周那个的互动
五位幸运读者是
neverland、莹莹、苏庭墨、Alison、游舞
还请尽快发来您的联系方式哦
(点击封面看《》)
《地下巴黎》
[法] 洛朗·多伊奇|著
施珂|译
21 个地铁站,21 个世纪,冷知识、小八卦,一本让挑剔的巴黎人都爱不释手别开生面的巴黎旅游手册。
名叫新桥的桥却是塞纳河上最古老的桥。巴士底狱先后关押过大文豪伏尔泰和萨德爵士。巴黎的第一个证券交易竟然诞生在一座桥上。巴黎的源头不在市中心的西岱岛,而在楠泰尔市。埃菲尔铁塔底下长眠的是 2000 年前和恺撒军队作战的高卢将士。这些你万万想不到的历史小八卦全都汇集在这本非典型性旅游手册中。
作者洛朗·多伊奇带你乘地铁,游小巷,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巴黎。21 个地铁站,21 个世纪,畅游古今巴黎!
上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