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 新作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综合整治回顾之三
湖南大学教学楼。
书香坪。
熊远帆 潘振兴
城市与大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总是互相成就的。
城市的发展诞生了大学,成为了所在地大学的基因和安全的供给地;大学则成为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知识与智慧成果的输送地。
承续岳麓书院千年文脉的长沙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正生动诠释着城市塑造大学、大学繁荣城市的规律。
城与校的融合,让岳麓山脚下这座没有围墙的“大科城”愈来愈靓丽,愈来愈温馨,愈来愈厚重。
区校携手:建设与管理的融合
“大科城”建设实行集约化建设、集约化管理、集约化服务是发展高等教育的有效选择。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不仅实现了规划建设的高质量,而且通过采取区校共建、共管的模式和高度的社会化管理,也实现了大学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环境配套的高质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大学城氛围。
为此,长沙市岳麓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顾问,区长担任组长,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位副校长参加的“大科城”综合治理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区校联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高位推动各项治理工作落实。并组建全区27个部门参加的“大科城”城市管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抓好日常治理工作。
首先是区内部门融合建管。
岳麓区从城管、公安、交警、工商、食药监、交通等部门抽调70余名执法人员,组成综合治理队伍,全面开展市容、交通、业态等各项整治工作。
采取服务外包的形式,向第三方保安服务公司聘请100名特保人员,主要负责核心区域内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等日常管理、劝导、规范、信息报告工作。
此外,面对区校分治的现状,岳麓区政府与驻区高校间、师生与市民志愿者间也架起了一座共建共管的桥梁。
5月15日,岳麓区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在东方红广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暨志愿服务启动活动,合力吹响了大学科技城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集结号。
政府部门组织流动摊担、村(社区)、门店业主、夜市代表多方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宣讲政策法规,明确要求。
团区委联合三所高校团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宣传引导,通过志愿者活动共同参与综合治理,将《大科城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办法》、《致广大师生朋友的倡议书》和《致门店业主的一封信》,上门入户发放到居民和门店业主手中,形成了从政府部门到学校、学生人人参与的局面。
破除围墙:校区城区景区园区的融合
城市与大学共生共荣,良好互动,这种互动具体体现在经济互动、社会互动、文化互动、人才互动等。
沿着麓山南路一路向南,依次经过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3所全国重点高校,3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融合成一个气势恢弘的大校区。
改造后的路边商业门面有了统一的风格,宽阔的路面绿树成荫,商业繁荣,让学校真正融入了城区之中。
大学背靠的俊秀岳麓山,清理过后绿波荡漾的桃子湖,艺术环绕的后湖……整个“大科城”又融于一个大景区之中。
而后湖国际艺术园、中南大学科技园……又让知识有了促成发展的转化空间,这样一个产学研一体的园区又诞生了。
“校区、城区、景区、园区”的“四区联动”,绝不只是拆掉砖瓦的围墙。
“打破思想认识的‘围墙’,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好舍与得、短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岳麓区委书记周志凯多次强调。
今年在麓山南路沿街门面改造的工程进行中,最初还有一些门店业主不高兴,认为工程影响了生意,没想到工程结束后整个门面焕然一新,人行道更加舒适,生意反而更红火了。
“融合”破墙的表现还在于把最优的地段拿出来给高校搞科研园区,建设创新基地,出资出力与高校一起把大学周边的环境整治好、美化好。
破墙更是打破行政级别的“围墙”,建立由政府、景区、学校等多元主体组成的沟通协作机制;打破行业分割的“围墙”,构建创新驱动综合体,突出区校共建、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推动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构筑景城联动、校地合作、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
高校是关键角色,城区是空间载体,景区是独特标识,园区是重要支撑。如今,行走在“大科城”,无论是高校教师、学生,还是街边商户、普通市民、游客,又或是一线挥洒汗水的基层干部,入驻园区的科技企业,大家早已凝心聚力“一盘棋”,积极支持、参与着“大科城”的建设。
在这个“四区联动”“大科城”里,人人都可能不止一种身份。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赵中伟有时是站在三尺讲台上向无数学生授业解惑的教授,有时又是从事锂产品提取的创业者。
湖南大学法学院的陈劲宏,平时是校园里用功读书的学生,但每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周五下午的无课时间,都会以橘子洲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助理的身份,按时去街道上班,成为城市的管理和服务者。
园区为教授学生提供知识转化平台,城区机构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校区为城区干部开设充电课堂,景区为之中的所有人提供休憩的场所……校区、城区、景区、园区共建,在知识转化、志愿服务、道德共建、社区教育等多个方面共享共荣——这正是“大科城”启动建设一年来“四区联动”的一个个侧面。
放眼全国:区域纵深发展的融合
把眼光放得更远,岳麓“大科城”有更为宏远的意义。
——通过四区的内涵融合,产生出超越个体的增长性学术力量,并形成创新性的人文科教环境,铸造出岳麓学术重镇应有的风范,从而成为整个长沙乃至湖南区域创新和产业进步的有生力量。
如今的硅谷,最初从斯坦福大学校园里划出的一块区域,然后发展成为大学的科技园,所有相关科学成果就地转化,大学提供场地、提供各种实验的机会。可以说当初的斯坦福大学的工业园,为今日硅谷以及伯克利大学加州校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全省经济发达地区,长沙的高校也应以服务城市发展为驱动。由象牙塔之边缘向社会中心逐渐前进,这是城市发展对大学的需求。
岳麓“大科城”的发展跟城市的发展是同向而行的。在以科教资源促发展上,“大科城”布局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