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教育,拼“底部”(新語)
原標題:強教育,拼“底部”(新語)
什麼時候,擇校不再成風乃至成“瘋”, 家長們不再焦慮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每個孩子能夠接受符合自身天性和成長規律的教育?
這樣的想法,關注中國教育的人士和家有讀書郎的家長都會有,但往往緊接著一串嘆息。擇校熱、課業負擔過重……這些全社會操心關注的老話題,政府措施沒少出,局部變化看得見,但你若去問問家長,獲得感和滿意度遠遠不夠,焦慮隻多不少。
什麼才是教育焦慮症的破解之道?在筆者看來,答案隻有一個:加大基礎教育的資源投入,補短板、強軟肋,科學謀劃、分步實施,及早實現優質均衡,以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於優質教育的強烈需求。
補短板、強軟肋,絕不只是少數經濟落后、教育資源薄弱地區與農村學校的亟須。在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中,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優質校與薄弱校落差顯著,往往更“彈眼落睛”,是觸發一系列教育焦慮症狀的現實源頭。嚴管招生環節、嚴控作業量、嚴禁校內補課、整頓校外補習機構、禁辦奧賽……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措施都是“急救”的治標之策,有些可以緩解一時症狀,有些不過是“摁下葫蘆浮起瓢”。
從學段上說,初中算得上是目前整個基礎教育的一截短板,也是擇校競爭、課業負擔的“重災區”。上海在出台多項措施規范義務教育秩序的基礎上,選擇116所公辦初中試點實施“強校工程”,探索練內功、管長遠、根除擇校熱等教育難解頑症的治本之道。圍繞初中提質增效,加強實驗校的名校長和名師配備,深化課程教學變革,在中考時將優質高中名額分配指標向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傾斜……教育改革的功效,辦學質量的提升,也許不易立竿見影,但隻要持續不懈地做,短板漸長、軟肋強健,教育的底部抬高、峰谷落差縮小,教育焦慮的種種重症頑疾,終會漸漸消解。
這些年來,不少東部省市都已陸續實現了教育的基本均衡發展。然而,百姓的民生需求不僅在“有書讀”,更在“優質”二字。教育高地,比的恐怕已不是一二掐尖名校,更在於“底部”和“均衡”。作為國內基礎教育高地的上海的探索實踐,對其他地方也不無啟示。教育改革,不需要太多口號,一點點墊高薄弱底部、扎扎實實地辦起一批“家門口的好學校”,重視教育的百姓大眾,必會看到並懂得。
(責編:邵蘭、杜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