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明梅村:用活产业"短中长" 走土瑶特色脱贫路
广西新闻网贺州7月11日讯(通讯员 黄海金)近年来,贺州市委市政府、平桂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土瑶”聚居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对土瑶聚居的几个行政村--明梅村、大明村、槽碓村展开多次专题调研。根据平桂区制定出台的大肉姜、茶叶、杉树、特色养殖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在攻克脱贫这根硬骨头上,平桂区鹅塘镇明梅村用活产业“短中长”发展特点,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土瑶脱贫路子。
明梅村、大明村、槽碓村三个“土瑶”村总人口为853户4748人,属土瑶的有2686人。2015年底3个“土瑶”村贫困户共622户3566人,2017年底有505户2876人尚未脱贫,其中,明梅村774人,贫困发生率49.32%。
夏季的土瑶村,除了火热的太阳,还有贫困户们努力生产劳作的生活热情。在明梅村,贫困户赵金旺正和爱人一起忙着搬货,他兴奋地说:“这十几袋的大肉姜共有700斤,按照一斤2元的收购价格,今年能有1400元收入。平时都靠着领取老龄金和低保金过日子,这1400元可够我们一家3口人维持一段时间了。”
和赵金旺一样,今年以来,明梅村村民种植大肉姜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80亩,农户覆盖率达80%以上。在脱贫攻坚战中,结合明梅村地域气候实际,当地政府鼓励村民种植大肉姜。肉姜从年初下种,夏季便可收获,从时间上来说,当地村干都笑称这是村民脱贫“短期”路子。
短路子来钱快,也花得快,怎么办呢?为了让每位村民每年能有定期收入,当地政府还瞄准了茶叶种植、村集体项目、产业扶持等方面,助力村民增收脱贫。
盘昔胜是明梅村龙船片二组村民,家里有两个小孩上大学,每年种植的3亩大肉姜,能有18000元收入。此外,政府还动员盘昔胜养猪,将4头生猪免费送到他们家,出栏后可收入6000元,同时,他家还获得雨露计划补贴,每个小孩每年获得1500元助学补贴。现在家里也建起了3层小洋楼,生活越来越好。
和盘昔胜一样,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当地很多村民的工作积极性也被激发了出来。目前明梅村已经发展了几个村集体项目:一是发展村集体经济茶园78亩,2017年已出租给茶叶公司,租金按每亩200元计算,2018年集体经济茶园收入1.56万元;二是明梅村发展村集体养蜂项目150箱,2017年收入1.4万元;三是2018年发展新集体茶园200亩,目前已经种植22.5亩。四是筹备村集体合作社,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管理。通过以上举措,明梅村的村民每年都有钱进账,走出了自己脱贫致富的一条“中期”路子。
扶贫还要扶智,这是当地政府为明梅村找出的一条脱贫“长期”路子。
目前,明梅村已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开设寄宿制民族班,安排土瑶地区4到6年级的学生集中寄宿就读,同时还加大对土瑶学生的补助力度,近三年共发放补助金77.35万元,资助土瑶学生1547人次。此外,明梅村党支部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加入旺高工业区党建联盟组织,与园区30多家企业结对共建,打造“就业扶贫示范点”。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旺高工业区在明梅村举办了4场扶贫助困活动,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劳动技能培训工作,确保村民走得出大山,做得了工作。目前,明梅村已经有十多名贫困户到园区企业就业,从长远上助力村民脱贫增收。
“虽然我没有什么文化,但我知道产业“短中长”,是脱贫三步走”。种植大肉姜使我在短期内有了经济来源;加入村集体经济中种植茶叶,让我每一年都有收入来源;长期的脱贫就是要让孩子好好读书,走出大山,我还要学会知识技能,随时找到工作;因为这样,我去年已经脱贫了,所以说跟着党走不会错。”村民赵王保说。
此外,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跟以往相比,明梅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目前通往行政村村委所在地的道路已全部硬化。此外,当地党委、政府瞄准出行难、住房难、饮水难等“短板”精准施策,积极帮助“土瑶”群众脱贫。
据统计,明梅村2015年精准识别的贫困户共178户972人,2016年脱贫13户66人;2017年脱贫17户94人,目前剩余120户652人,接下来,明梅村将按照“脱贫三步走”战略,使脱贫人数越来越多,让村民越来越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