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钟武院士:“教学科研就是我的生命”
“教学科研就是我的生命”
——追记中国工业生态学之父、东北大学教授陆钟武院士
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业生态学之父、东北大学教授陆钟武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8岁。“陆老,一路走好,为母校有您这样的老师而自豪!”陆钟武的逝世引发东北大学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沉痛哀悼。
兴邦承父志,创业赴他乡
1929年,陆钟武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陆绍云1915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学成归国,创办了上海国棉七厂等近10所纺纱厂,赢得了我国纺织界几代人的赞誉。
父母对陆钟武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陆钟武在重庆长大,当时的重庆几乎天天有空袭警报。“为什么偌大的中国任人宰割?”小时候的他不懂“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但知道中国内忧外患的主要原因是工业落后。他立志像父亲那样“实业救国”。
1946年10月,陆钟武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2月,转学到上海大同大学化工系;1950年7月大学毕业。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之际。当80多岁高龄的陆钟武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依旧激动不已。他说:“平生对我思想影响最大的就是在解放初期聆听华东区几位部长级领导为上海大学生所作的几次报告,那真是对我思想的一次洗礼,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为新中国的建设建功立业,奋斗终生!”
大学毕业不到一个月,陆钟武便告别家人,只身一人来到东北。1953年7月,陆钟武从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冶金炉专业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从此,他在东北大学开启了60余年的学术征程……
科研攀高峰,学术报家国
陆钟武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冶金炉专业,成为我国冶金炉学科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陆钟武主编了《冶金炉理论基础》《冶金炉热工及构造》《火焰炉》《火焰炉理论》(中文版)等冶金炉学科成立以来主要的专著和教科书,被全国高等工科院校相关专业普遍选用。
1953年,东北工学院组建了冶金炉专业和冶金炉教研室,陆钟武担任教研室主任。他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炉内热电偶的热点温度,他修正了苏联专家那扎洛夫关于热电偶指示温度的计算公式。
有一天,陆钟武在为那扎洛夫担任课堂翻译时,发现那扎洛夫讲授的炉内热电偶指示温度的计算公式是错误的。回去后,他反复研究,重新推导出一个新公式,画出了新曲线。一开始,陆钟武的意见遭到了那扎洛夫的强烈反对。回来后,他没有放弃,再次冒着“反对苏联专家”的危险敲开了那扎洛夫的房门……
在苏联专家回国前,那扎洛夫组织了一场学术报告会,陆钟武在会上作了关于炉内热电偶热点温度的专题报告。那扎洛夫坐在最前面认真倾听,情不自禁地举起双手为台上这位年轻学子鼓掌祝贺。
1987年,全国冶金节能工作会议上,陆钟武的系统节能理论被确定为我国“八五”“九五”乃至更长时期冶金工业节能的指导方针。世纪之交,陆钟武将目光聚焦到工业生态学领域,提出“穿越环境高山”理论。“不管在国内外的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起中国工业生态学派陆钟武,凡熟悉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实现了工业生态学的‘中国化’,被誉为‘中国工业生态学之父’。”陆钟武的学生、东北大学教授蔡九菊说。
掌握操纵杆,办学育栋梁
上个世纪80年代,走上东北工学院院长岗位的陆钟武提议拆掉学校东门,划出体育馆以东6公顷土地,建立中国第一个以大学命名的科学园——东北大学科学园。30年后的今天,东北大学科学园成为沈阳的“中关村”,孵化出东软集团等一批创新企业,年产值120多亿元。
陆钟武坚持为冶金工业和地方经济“全面服务”的办学方针,于1984年成立东北大学辽宁分院,为辽宁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1987年,陆钟武代表学校领导班子,接受冶金部秦皇岛冶金地质职工大学,创办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30年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已发展成为拥有教职工800多人,在校生万余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大学。
陆钟武还是一位亲民校长。有一年运动会上,他发现孩子们大部分很瘦弱,于是放出话:“男生们都出来,跟我比一比掰腕子,看看谁能掰得过我?”10多个男生前来挑战,除了一名体格健壮的学生,其他人全都败下阵来。此后,陆钟武在全校倡导,每个学生应该掌握一至两项受益终身的体育项目,东大学子跟随“健美校长”掀起运动健身的热潮。
陆钟武在教育和科技战线上辛勤耕耘、上下求索了63个年头,精心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栋梁之材,有院士、校长、企业家、教授和学者。
直至入院前,88岁的陆钟武仍然执着地奋斗着。“年轻时,他没有在12点以前睡过觉。家里的事他都不管,他把精力全放在工作上了。”陆钟武老伴王春梅说。
“行止无愧天地”,这是陆钟武院士几十年恪守不变的座右铭,也是他60多年学术生涯的写照。“我从事了一辈子教学科研工作,因为教学科研就是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