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检查评比成为对教学的干扰
每月接待好几拨检查,校长成了“迎检专业户”;老师被折腾,加班准备迎检材料,教学成了副业……近年来中小学应对的各类督导评估、达标验收、检查评比多如牛毛,不堪重负。有老师说:“上课、辅导、教学活动都不怕,就怕各级各部门搞检查。”(2018-07-07湘微教育)
检查评比,是促进工作的一种手段。然而,一些地方对中小学的检查评比却多如牛毛,泛滥成灾。诚如报道中一所知名小学的教导处主任透露,其学校最多时候一个学期就接待了各类检查、参观近40次。如此检查评比,当校长成为了“迎检专业户”,当老师将教学变成了“副业”,还叫检查评比吗?这样的检查评比还能起到促进教学工作的作用吗?
显然,一个月好几拨的检查,且“中国式”的检查评比,首先强调的是领导高度重视,领导迎检的态度自然也十分重要,所以,为获得上级好评和加分,校长自然是要“以迎检为中心”,学校其他事务管理此时恐怕就都不重要了。而对于老师们来说,则是检查评比受检的具体对象,势必需要加班加点的整理、编写材料,不把“教学当副业”又能如何?
无疑,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不仅耗费学校人力、财力和时间,而且必然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那么,究竟是谁在搞检查评比?重庆市一所乡镇中心校校长说,去年底验收达标之后,学校成了区里的窗口学校,各项接待任务也随之而来,如今区里又在创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督学每个月都要来督导检查一次。辽宁一所小学的校长则透露,区政府、教育、卫生、消防、公安、团委、文明办……都来检查。大家对学校的印象是,学校是工作最好贯彻的地方,你有什么工作,别的单位不一定贯彻执行,学校是执行最到位的。因为孩子比较听话,而且很多任务还可以通过学生布置到家庭,由家长去完成。
除了教育系统的检查评比,还有政府很多部门的检查,一个中小学校,为何成为很多政府机关检查评比趋之若鹜的地方?从上述校长所说中不难发现,一是一些部门搞检查也“挑肥拣瘦”,越是好的典型的地方越去检查,检查评比工作似乎也出政绩。再是一些部门似乎不搞点检查评比就没事情做,就显示不出自己的存在,而去一些有点权力的部门搞检查评比,往往会遇到阻力、不被待见,相比之下,学校就成了很多部门进行检查评比的最佳选择。
无需赘言,上述很多检查评比对学校来说并非必要,有的完全是多此一举。可见,这样的检查评比,多带有形式主义,有些纯属没事找事。但我们要说的,即使是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也经不住这样“轮番轰炸”式的检查评比,更何况,学校是搞教学的地方,教学按大纲安排有序进行,岂能让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来干扰?
其实,教育部早有规定,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特别强调今后不在“三评”清单的不能开展检查,所谓的“三评”指的是改进“项目评审”“教育评估”“人才评价”,教育部制定了三评清单办法,各地也要抓紧清理规范。可见,对学校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于法无据,必须休矣!形式主义害死人,减少检查事项、规范检查事项,让学校静心办学,让老师潜心育人,这才是各部门需要做的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