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佛绘画收藏流散及研究(2)
陈之佛的绘画作品入藏南京博物院,经历了一个大致的时间过程,具体如下:1973年,江苏省委书记彭冲同志恢复工作后指示,将陈家所藏陈之佛花鸟画精品101幅及藏画送来南京博物院,暂存南京博物院保管;1989年,南京博物院根据上级精神,归还陈之佛家属陈之佛藏画,并将101幅陈之佛作品取回(其中10幅作为家人纪念,余皆暂存南京博物院);1996年陈之佛百岁诞辰之际,陈之佛家人将遗作91幅捐献国家;1998年,江苏省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落成开馆,陈之佛夫人胡筠华将陈之佛作品91幅永久捐赠南京博物院收藏;1998年,举办“画坛巨匠,一代师表——陈之佛艺术馆开馆典礼暨陈之佛先生作品捐献”仪式,江苏省政府金忠青副省长出席典礼仪式,陈之佛家人专程从台湾、北京、上海等地赴宁参加典礼仪式;1998年以后,南京博物院“陈之佛纪念馆”开始长期不定期地展示南京博物院藏陈之佛绘画作品。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南京博物院所藏陈之佛作品参加的有关重要展览有:1977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1942-1977江苏美术作品展,展出作品有《月季白鸡》、《榴花芭蕉》、《榴花小鸟》、《梅鹤迎春》;1978年4月5日,与江苏省国画院联合举办“江苏省国画院已故画家作品展览”,展出傅抱石、陈之佛、余彤甫等10位画师作品175件;1984年在美、英、法举办“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陈之佛、潘天寿五人画展”,其中陈之佛南京博物院藏品20幅参加展览;1986年江苏省教委、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博物院、美协江苏分会、江苏省美术馆联合举办“陈之佛遗作展”;1996年,江苏省美协、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江苏省美术馆联合主办“纪念陈之佛诞辰100周年江苏省花鸟画展”;1998年举办“画坛巨匠,一代师表——陈之佛艺术馆开馆典礼暨陈之佛先生作品展览”;2000举办年“院藏陈之佛花鸟画展”;2005年南京博物院在青岛举办“陈之佛绘画精品展”。南京博物院系统而完善的收藏,日益成为研究陈之佛绘画的重要材料,在宣传、研究陈之佛的绘画艺术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品收藏研究的意义
陈之佛传世的绘画作品,上世纪40年代以后的作品比较常见,其风格也为人们所熟悉。陈之佛早期的作品虽然并不多见,但这一时期的作品对于了解陈之佛的画风演变、绘画思想的形成,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所能见到的比较早的作品有西安美术学院所藏,创作于1935年的《梅雀图》,这是一幅工整的工笔花鸟画作品,虽然独特个人的风格还不是非常成熟,但后来绘画的一些风格特征已经基本呈现出来,从这一件早期的绘画作品上,可以看到陈之佛以后绘画风格的早期雏形;作于1938年的《野蔷薇》、《秋趣》,则是陈之佛的写意花鸟画,从这一早期作品亦可以看出陈之佛后来工笔花鸟画中呈现出来的写意成分。
陈之佛如果没有早期写意基础,便不可能有后来工笔与写意的成功组合。正是长期绘画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与突变,才有陈之佛典型绘画特征的形成。因而,只有尽可能掌握陈之佛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对不同时期的绘画藏品进行比较研究,才有可能对陈之佛的绘画思想、绘画风格、画风的演变以及所取得的绘画成就、文化内涵等有着清晰的认识。尤其熟悉、理解、把握早期作品与后来绘画作品的关系,对于深入展开比较研究,至为重要。
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上留有不少文化名人的墨迹题跋,这也是陈之佛绘画收藏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郭沫若、陈树人、汪东、沈尹默、方东美、孔德成、柯璜、傅抱石等人等都曾在绘画上写下题跋,作为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哲学家,他们的题跋深化了陈之佛工笔花鸟画的画面内容,同陈之佛个人的题跋一起成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肯定了陈之佛工笔花鸟画的性质、价值和意义,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中肯、贴切的评论。如果没有文化人士的鉴赏题跋,没有收藏家们的辗转收藏,也许我们今天很难在原作上体验到这些深邃的绘画意境和文化气息的存在,而展开陈之佛绘画作品流散、收藏的研究,应该说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这一方面尚要作进一步的深入、拓展,以不断充实陈之佛工笔花鸟画的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