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位教吹笛子的警察叔叔
“我们也是含苞待放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只是与你不同,我们住山区,没有游乐场……遇到风雨不要害怕,总有大门为我打开,常常想起妈妈的微笑,闪亮引航……”
在江门鹤山市双合镇,孩子们时常会哼起这首歌,歌中有他们的童年生活,也有他们的希望与梦想。令人讶异的是,为这首歌谱曲的,是一名警察——原双合镇派出所所长、江门鹤山市公安局国保大队大队长李炎壮。在他看来,音乐对于山区的孩子们就像是夜空中的启明星。
在江门市公安局、市文明办日前举办的第四届江门公安党建微电影大赛作品展映中,以李炎壮为故事原型的微电影《枪与笛》荣获优秀影片奖、最佳男配角奖。
门口吹笛子的孩子让他萌生一个想法
双合镇位于江门鹤山市最偏远的山区,经济相对落后,留守儿童的数量有400多个。2014年双合镇发生了一起偷盗马达案件,案件很快被侦破了,“犯罪分子”竟是两名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那时开始,帮助这群特殊的孩子就成了时任双合镇派出所所长李炎壮心头上的“大事”。
麦子(化名)是双合镇双石村的一名留守儿童。有一次,李炎壮到村里调研,发现很多村民居住在泥屋里,其中一户全家六口人挤在一间面积只有30平方米的泥屋里。虽然条件艰苦,但两个小孩坐在家门口,用自制的竹笛快乐地吹奏,其中的一个孩子就是麦子。
“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一种久违的感觉突然在我身上出现。”李炎壮说,“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喜欢音乐,小时候家里没有钱,我就用竹子做笛子吹。在这两个孩子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
那时,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利用业余时间教山区的孩子学音乐。“我觉得学音乐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放学后有事可做,另一方面,也能培养他们的爱好、情操。”他决定试一试。
孩子们悄悄发生改变
因为客观条件所限,当地学校缺少音乐老师,一所小学只有一个音乐老师,而且乐器也缺乏。在农村出生、成长的李炎壮,虽然因家庭经济困难,从小没有机会接受任何正统音乐培训,但通过自学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及笛子、吉他等几样乐器的基本演奏,他自告奋勇担任双合镇留守儿童们的音乐老师。
从麦子家回来后,李炎壮主动和双合镇中心小学领导沟通,希望开办一个笛子班,自己义务教学。“当时,学校和家长都很支持我,觉得这件事很好。”他说。
第一批挑选了6名留守儿童,每人送上一支牧童笛。李炎壮利用业余时间逐一上门给孩子们上笛子课。由于山区的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音乐,哪怕一个简单的音符他们都不懂,开始教学困难重重,但李炎壮总是耐心讲解,一遍一遍地示范。“在群众的心目中,警察就是抓坏人的,没想到还有教孩子吹笛子的。”双合镇派出所副所长梁文业说。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几个孩子已经能用笛子吹奏起“小星星”“两只老虎”等小曲子。一位家长激动地找到李炎壮,她说,自己出去打工两个月后回家,没想到女儿竟用笛子给自己吹奏生日歌,让她非常惊喜。“孩子能有这样的变化,我太开心了。”李炎壮说。
身为广东省流行音乐学会会员,李炎壮不仅会唱,还喜欢自己作词作曲。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情令他感触颇深,他想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为他们创作一首歌。《留守心声》就这样诞生了。这首歌由鹤山市流行音乐协会秘书长刘焕红填词、李炎壮作曲,采用童声合唱的形式演唱,讲述在双合镇政府大力推动乡村游的背景下,城里和乡村孩子结伴玩耍、取长补短、体验生活的故事。
节假日,李炎壮会带着孩子们到油菜花地、番薯田,吹笛子、谈音乐、扯家常。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李炎壮的创作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在双合镇工作期间,李炎壮创作了《留守心声》《畅游田野》等10余首充满正能量又富有乡野气息的作品。《畅游田野》还曾入选2015-2016年华语童声金曲榜“十大金曲”。
“现在,双合镇搞文艺活动,李炎壮作词或作曲的歌已经成为主打歌。不仅孩子们唱,一些歌还成了这里广场舞的伴奏。”梁文业说,“受音乐影响,现在镇里的孩子们也活跃开朗多了,过去的儿童偷盗现象也没有了。现在,大家才明白当初李炎壮的用意。”
想方设法为孩子建一个“家”
因为音乐,孩子们爱上了李炎壮,也爱上了他的教导。他教孩子吹笛子的事慢慢在当地传开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找他帮忙教孩子,甚至跑到派出所找他。“有一次10名孩子跑到派出所要找我学吹笛子。”李炎壮说。
为了不影响派出所的工作,又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好留守儿童,李炎壮决心给这些孩子造一个“家”。李炎壮的想法得到了双合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他们积极与镇相关领导和部门沟通,四处拉赞助,筹建工作终于很快付诸了实践。
几年来,从最初的体验馆到最终的综合性教育活动阵地,250平方米的双合镇“留守儿童之家”一步步地建设起来。这里按照活动需要设置有各个活动室,包括图书阅览室、小电影室、棋牌室、手工劳技室、亲情电话室等。从开始李炎壮亲自上阵每星期给孩子们上一节音乐课,到后来多个社会热心团体加入关爱留守儿童的大家庭,带领孩子们练合唱、学弹琴、上法制课等,孩子们的课余活动越来越丰富。
“留守儿童之家”负责人陈主任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企事业团体关注他们,有越来越多的当地基层组织、群众团体以及志愿者、义工团参加到“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和管理当中来。除了日前已获奖的以李炎壮为故事原型的微电影《枪与笛》外,江门市检察院也打算着手以这个家园的故事拍摄一部微电影。
李炎壮说:“我没有想到当时的一个举动能带来今天这么大的变化。不过,当初决定教孩子们音乐,我也是希望他们能通过音乐丰富课余生活,能够更加正确地面对人生,积极奋进。现在的‘留守儿童之家’实现并超出了我当初的想法。”
“有时候,一件小事就可能产生很大的作用。”梁文业认为,李炎壮给山区孩子的课外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他们当初都没想到音乐可以发挥这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