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拥抱人工智能:在掌声和质疑中前行
“前方500米右转”“Hey Siri”……这样的语音智能系统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生活,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关注的热点。那么当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领域,又会带来哪些变化呢?
从古至今,每一次教育的改革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无论是古时候文字、印刷术的出现,还是后来广播、电视、互联网的普及应用,都成功的推动了教育的变革。而如今,人工智能的应用也逐步介入到教育事业中。
如果你认为现在的阅卷,仍然完全是依靠教师伏案阅卷,那你需要“补补课”了。首都大学生记者团在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家致力于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研发的科企了解到,当前我国在教育行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尤其在“人工智能服务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了一体化智慧教育产品体系。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项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参与主观题目阅卷。这一技术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0余个省市的大型考试中测试应用,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判卷的效率。而且根据相关调查和评测,这一技术具有广泛推广的潜质。
北京工业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庄小璇在青海省民和一中支教的过程中曾使用人工智能判卷技术。她在回忆第一次使用人工智能判卷的感受时说:“通过前期大数据统计做支撑,人工智能能够使用客观的评判标准对作文的主观题智能判卷。”但是她也表示,在实际操作中,人工智能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字迹不清晰,系统便无法识别考卷,评判的标准也较为单一。
不过,在目前阶段,人工智能在教育创新的应用中有很多质疑声音存在。在教学活动中,缺少鲜活生命体间的互动,少了老师一笔一划的言传身教,难免少了些人情味儿,不由得让人担心教学的质量。对于这个质疑,人工智能的研发人员说道,在教育变革中运用人工智能的初心并不是要更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而是采用更加有效的办法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学习。技术进步不是要推翻原来的体系,而是要弥补原本体系的某些不足。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就像行驶在未来航线上的一艘大船,历经风浪,有挑战也有机遇。人工智能从发端到现阶段的飞速发展,不断有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到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当然人工智能也并不是完美的,它需要一代一代的科研人员的努力和付出使之日臻完善,更好地服务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北京工业大学 赵艳阳)
(责编:时宝韫(实习生)、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