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遗迹,我们需要唤醒自己的良知与记忆、斗志与发展的梦想。”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李文文在野外写生的过程中,发现北京市革命历史遗迹众多,分布广、类型多,于是就将挖掘革命历史题材作为文艺创作素材,带领学生在采风创作过程中参与到革命遗址保护和宣传教育中。
“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是‘和’,正确把握这个精髓,有利于专业的学习,同时‘和’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价值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物质之间和谐关系的各个方面。”旅游学院餐饮管理系教师桑健在“饮食文化概论课”教学内容中有机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
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北京联合大学把“课程思政”列为学校一把手工程,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推动全校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发挥各门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中。”作为学校党委书记,韩宪洲多次向教师们强调这一点。
2017年10月,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在北京市属高校率先制定了《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2017—2018)的通知》,其中要求各门课程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艺术学院表演系教师、党支部书记毛美娜说:“最初,老师们都很苦恼,不知如何将思政的内容融入课堂,只能生搬硬套地做到课程+思政。在慢慢摸索中,老师教书育人的意识不断增强,在集体备课、研讨交流、学习相关理论文章后,老师们慢慢开窍。”
“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表演系的师生一下子点燃起创作爱国主义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创作热情,推出了《青春之歌》《护国胡同》《诸葛孔明》《二战中的帅克》等一批爱国、爱家等原创剧目,营造学院浓厚的育人氛围。”毛美娜说。
“课程思政”是什么?怎么看?怎么做?为了攻克难关,2017年,北京联合大学相继承担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应用型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难点攻关项目和“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党建难点项目。在研究和调研两个项目的过程中,学校党委敏锐地发现,“课程思政”与“教师党支部建设”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教育者先受教育”,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这是“课程思政”的关键点和难点。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自觉深化对专业、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适应新时代要求,学校阶段施策、循序渐进,先后召开学校党建工作会、“课程思政”推进会等一系列研讨会,建章立制,形成“校院整体推进、系(部)主导、教师主体”的工作思路,并统筹线上线下各方面资源,推动形成“学校有氛围、学院有特点、专业有特色、课程有品牌、讲授有风格、成果有固化、教师有榜样”的工作格局。
目前,在北京联合大学,“课程思政”参与面广。全校15个二级学院全部参与并制定了“课程思政”实施细则,有70个专业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全校近一半的专任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了27个示范课堂。而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让北京联合大学的课程体系有了原创的红色文化和独特的北京味道。
“近年来,北京联合大学学生赴藏、入伍人数均占居北京高校首位。而北京10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的大学生村官有2000多人,占到全市的8%。”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志成说。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28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