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到未来,你的“吓尿指数”是多少?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随着科技进步,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但多半信息都没用的世界。
每天被各种头条轰炸,然而浏览那么多惊世骇俗的标题文章后,依然没有过好这一生。
每个职业人都面临各种加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职场环境。
据一项调查显示:世界500强的存在时间已经缩短到了30年。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毕业就创业,创业就创成了一家世界500强,30年后,在我们50多岁还没退休的年纪,这家公司就倒闭了。
另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离婚率已经攀升到了将近50%,这还不包括各种外来人口婚姻登记在家乡的各种“漂”们。
一辈子从一而终在一家企业,和一辈子从一而终和一个人过日子,好像都即将成为“历史现象”。
这种现象,用一个科学的描述,叫“吓尿指数”,说的是一个人去到多久之后的未来会被吓尿。
吓尿指数
常用于物理领域,由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提出。大致含义是把一个生活在若干年前的人带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他如果被现在交通、科技、生活状况吓尿,那么这个若干年就是我们这个世纪的吓尿指数。
举个通俗的例子:
乾隆突然穿越到了200多年后的今天,看到满眼的互联网、视频通话、移动支付,更别提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黑科技,他这个还不知道“电”为何物的人,震惊、惶恐、三观颠覆,这些词恐怕都不足以表达他的心情。这里吓尿指数大概就是200年。
然而,同样往前推200多年,明嘉靖皇帝要是穿越到乾隆时期,可能就觉得不过如此,并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适应起来毫无压力。
所以说,不同时代要想经历吓尿体验,间隔的年数是不同的。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吓尿指数正变得越来越短。
“吓尿指数”的提出者、未来学家库兹韦尔认为,人类在21世纪的进步,将是20世纪的1000倍,下一个吓尿指数可能只需要几十年甚至更短。
身处这个时代浪潮中,我们感受尤其明显:
1997年,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引发全球热议。
而20年后的今天,计算机打败人脑已不再是什么新闻了。
现在关注的是机器与机器的对决。
2017年,谷歌的AlphaZero程序击败了2016年的全球计算机国际象棋冠军——Stockfish 8程序。
更可怕的是,AlphaZero从零开始学习国际象棋,到准备好跟Stockfish 8对局一共用了多久呢?
4小时。你没看错,就4小时。
那么AI发展如此迅速的如今,我们可以预料到,很多岗位即将消失,新一轮的失业浪潮即将来临。
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来提前应对未来?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新作《今日简史》中,从科技、政治和个体价值多个维度,提出了关于未来的重要判断。
人类寿命显著延长
你可能每10年就得换个职业
随着基因工程、再生医学和纳米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的寿命可能会延长到120岁以上,养老产业很可能成为人类劳动力市场成长最快的行业。
库兹韦尔(“吓尿指数”的提出者)甚至认为,到2050年,只要身体健康,钞票也够多,人类都可以大约每10年骗过死神一次,从而长生不死。
寿命延长后,人类社会的家庭结构、婚姻和亲子关系、个人职业生涯,以及整个社会的保险、退休金、卫生系统和财政制度等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象一下,如果能活到150岁,就算40岁才结婚,后面仍然有110年可活,多次结婚的情形可能会日益普遍。
个人的职业生涯将会比现在长得多,今天50岁的你可能已经不想改变,追求稳定的下半生了,但在未来,可能到了90岁仍然必须每天学习新知识,甚至每10年就得换个职业。
不换职业难道就要失业了吗?
要和AI合作
而不是想赢过AI
失业的威胁不只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兴起,而是因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融合。
未来,别说一辈子做同一份工作了,一辈子做同一个专业领域也不太可能。
人类与其想赢过人工智能,不如把重点放在人工智能的维护和运用上。
比如说,因为无人机取代了飞行员,有些工作确实消失了,但同时在维护、远程控制、数据分析和网络安全等方面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工作机会。
因此,未来几十年的就业市场的特点,很可能在于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而非竞争。
从警务到银行等各个领域,“人类+人工智能”的表现都能超越单纯的人类或单纯的计算机。
那么AI真的不会让我们失业吗?
要教给孩子拥抱未知的能力
而不是信息和技能
传统的学校教育教给孩子太多的信息、太多的既有技能,而技术的发展可能让这些东西很快过时。
过去,听大人的话会是安全的选项,但今天他们告诉你的很可能是过时的偏见。
想适应未来的世界,现在我们该教给孩子的是“4C”,即:
批判性思考 (critical thinking)
沟通 (communication)
合作(collaboration)
创意(creativity)
或者说,学校不应该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
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
究竟要怎么教好我们的孩子呢?
我们正逐渐从用户变成商品
谷歌、Facebook这些数据巨头靠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和娱乐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是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取得我们的大量数据。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早已不是他们的用户,而是他们的商品。
从长期来看,只要他们取得足够多的数据和运算能力,就能破解生命最深层的秘密。
他们不仅能为我们做选择或者操纵我们,甚至可能重新设计生命,或无机的生命形式。
我们又要如何应对?
数据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产
数据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资产,数据争夺赛已经开始。
数据巨头们现在评估APP和产品的标准已经不是能赚多少钱,而是能收集到多少数据。
有些产品哪怕不赚钱,甚至短期内亏损,但只要能获得数据,就价值连城。
所以,不管数据有什么用,最好先有了再说,因为这可能就是控制和塑造未来生活的关键。
至少在目前,人们都还很乐于放弃自己最宝贵的资产——他们的个人信息,来换取免费的服务。
以后几乎所有决定都得依赖网络,想阻止数据外流的难度可能越来越大。
而你应当如何接招呢?
数据所有权
将成为最重要的“政治”议题
当数据巨头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时候,当“在线”成为一种生存方式,政府是否应该对数据公司征税?
数据到底该归谁所有?是企业、政府,还是个人?
大数据算法可能会抹去自由,同时也就可能创造出历史上最不平等的社会,让所有的财富和权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
因此,数据所有权将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政治问题。
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世界很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灾难。
你的数据究竟应该掌握在谁的手里?
货币大变革
可能会对信息征税
今天的金融体系已经变得极为复杂,而随着人工智能不断改进,金融可能很快就会成为没有任何人类能够理解的领域。
点对点的区块链网络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可能会让货币体系彻底改变,激进的税制改革也就难以避免。
例如,未来的交易可能多半不需要再使用本国货币甚至任何货币,国家将不可能再针对货币所得来收税。
因此,政府可能需要推出全新的收税方式,例如可能针对信息来收税。
那信息税又会让我们交多少钱呢?
“后真相”时代
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少
人类很少真的自己思考,而是以群体为单位来思考。
虽然每个人其实懂得很少,但我们以为自己懂得很多,而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存在于他人脑中的知识也看作自己的知识。
人类对群体思维的依赖,使我们成为世界的主人。
然而,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正在陷入知识的错觉和群体的无知。
同时,我们的生活被社交媒体所塑造,真相早已不存在,想要分清现实和虚构,你需要保持科学精神,寻找真理。
那我们究竟要如何看到真相呢?
以上就是尤瓦尔·赫拉利在新作《今日简史》中,提出的对未来10年的重要判断。
如果你对每个观点也有同样的疑问,如果你是渴望抓住机遇、实现自我价值的职场人,如果你是持续精进、紧跟时代步伐的终身学习者,如果你是关注教育发展趋势、未来所需核心素养的父母,那就绝对不能错过这本巨作——《今日简史》。
福利时间
作者提出了8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留言告诉小编,小编将选取3则走心留言,赠由中信出版社提供的好书《今日简史》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