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知桃花扇,有谁能懂李香君?
文 | 青衣· 主播|应犹
十点读书邀约作者
灼灼桃花十里,取一朵放在心上,足矣。
就有那么一个人,倾其毕生为一朵桃花谱曲修书。
这个痴人的名字叫孔尚任,他出生于明末清初,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精通礼、乐、兵、农,考证过乐律。
他闲来无事的时候,常与明朝的遗老谈古论今,听他们讲明王朝的兴亡传奇。
历时十五个春秋,倾其毕生心血,三易其稿,在他52岁时终于创作完成《桃花扇》。一经问世立刻引起轰动,被世人频繁传唱。
梁启超赞叹道:“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壮丽,寄托之遥深,真可谓冠绝千古。”
这部《桃花扇》讲述的是秦淮八艳之首李香君的传奇一生,香君本是苏州吴宅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父亲是一名武官,家中姐弟三人,她是最受宠爱的小妹妹。
小香君八岁那年,由于父亲遭到魏忠贤一伙阉党的陷害,家道中落,她流落到烟花柳巷成了一名烟花女子。
很快在青楼师傅的调教下,聪慧的李香君诗词歌赋无所不能,丝竹管弦无一不精,尤其是琵琶弹起来如行云流水,唱起南曲更是妙音圆润甜美无比,16岁时李香君已经成为“媚香楼”的名妓。
暮春三月,桃红柳绿的时节,媚春楼慕名来了一位书生侯方域,两人一见倾心,郎情妾意两缠绵。
侯方域拿出定情信物,一把白娟面、象牙镂花骨的扇子,家传的琥珀扇坠儿闪闪发亮,一如少年清澈的眸子。
少年在扇面上题诗一首:
夹道朱楼一径斜,
王孙初御富平车。
清溪尽种辛夷树,
不及东风桃李花。
在这温柔富贵之乡,王孙公子都慕香君的美名而来,清溪边盛开的紫色玉兰,怎么比得上艳若桃李的香君。
侯方域一首诗展了自己的才华,赞了绝色的爱人。
尽管二人情深深意浓浓,怎奈烟花女子身不由己,老鸨索要的高额礼金,让公子侯方域一筹莫展。
此刻,朋友杨龙友雪中送炭送来大笔礼金,从此侯方域在媚春楼住了下来。
不久之后,二人得知,送礼金的人竟然是位高权重、人品低劣的阮大铖。阮大铖为了壮大自己的政治势力,想借机收买人心。
一时间,侯方域犹豫了,收下礼金,预示着要成为阮大铖的爪牙;拒绝礼金,就要离开心爱的香君。
他的两难举动惹得李香君发飙狂怒,她一把拔下头上的簪子,劈头大骂道:“官人是何等人?怎么能跟阮大铖这样的奸佞之人来往?他丧尽天良人人皆知,无不唾骂。官人想跟这样的人同流合污吗?
不要因为他送了些东西就循私废公,这几件首饰衣裙放不到我香君眼里。跟着你穷我不怕,布衣钗裙我也不落那样的骂名。”
这一骂,骂醒了侯方域的礼义廉耻。李香君变卖首饰,终于还清了阮大铖的礼金。
自此,阮大铖怀恨在心。在弘光皇帝继位不久,人心不稳的时候,阮大铖陷害侯方域私通敌军,阴谋叛国,为了躲避杀身之祸侯方域连夜逃亡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