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化解游学弊端,学界和教育界应“联姻”
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游学活动兴起,从而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和市场。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各地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从而正式将研学旅行列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游学一词古已有之。今天普遍意义上谈的游学,指的是大中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另外一个地方,做一定时间的游历和学习。客观而言,游学这种方式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起到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学习知识的效果。但是其弊端也显而易见:成本较高,节奏较快,获取的知识较为表面,缺乏氛围的熏陶和深刻的体认,学习常常如同过眼烟云,很难达到知行合一、改进身心甚至改变气质的作用。
与足不出户、固守一地,最后导致坐井观天相比,游学这种学习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上述弊端的存在,现行游学的模式,依然有很大的提升可能和空间。而化解上述弊端的钥匙,恰恰在中国传统游学之中。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游学就是指学子离开家乡外出拜师求学,游学的重点是学,关键是师。像徐霞客那样游历名山大川,只能叫云游天下,在古代不能叫游学。游学必须有师友相从,有严师益友在,才能称之为游学。比如东汉郑玄从马融游学,马融从京兆人挚恂游。
只有长期地和师友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熏陶,游学才算有所成就。
所以《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找到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师然后尊敬他、学习他、听他教诲、受他感染、被他熏陶,这是学习的关键,也是游学的关键。对于现在一般意义上的种种游学来说,如果能有一个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老师同行,上述弊端也将很大地得到化解。
那这样一个“严师”角色,班上日常的科任老师能够胜任吗?只怕力有不逮,日常科任老师对于学校之内的教学工作当能胜任,但是到了外地,除了经历丰富、博学多识的少部分教师,大多数教师也是到了一个陌生的领域。同样的,一般的导游或者讲解员能够胜任吗?恐怕也很难。一般的导游和讲解员,固然有丰富的当地知识,但是常常仅限于知识,与学生的相处有限,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较为局限。
笔者以为,要化解目前游学的各种弊端,最好还是实行学界和教育界的联姻,选择一些学有专长、道德高尚的学者与学生一起进行游学。有条件的游学团队,还可以多邀请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专家学者共同游学,以收博采众长之效。当前,已经有一些较为“高端”的游学团队,开始做相关的尝试,比如聘请知名学者当游学导师,甚至组成导师团队,在较长时间里和学生朝夕相处,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各地游学活动似可从中获取经验,因地制宜地聘请相应的专家学者队伍进行陪同指导,从而使游学真有所学,学习真有所得。(作者:肖罗,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