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转变体育教学思路 竞技运动会变趣味运动会
每年的九、十月份,是吴江不少学校扎堆举办运动会的时间。在采访了多个校运会后,记者发现了一个现象:近年来,初中学校校级运动会上的纪录越来越难被打破了,有的项目甚至被直接取消,特别是像长跑项目的纪录,不少学校保持了多年,迟迟无人打破。
校运会纪录为什么会难以打破?是否真的是学生素质在下降?
有人认为这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如从前了,那事实是否如此呢?在采访中,不少学校的体育老师表示,两者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不少学校的运动会正在作出调整,学校的体育教学思路也在变化,以往少数体育尖子生参与的竞技运动会,正在变成全部学生都能参与的趣味运动会。
记者调查
初中生身体素质下降
9月30日,吴江区实验初中举办了校运动会,据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张献介绍,这次校运会上,纪录一个都没有被没破。其中,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长跑的纪录已经是5年前创造的了。
无独有偶,10月20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举办的运动会上,中长跑项目也是一个纪录也没破,如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的纪录也已经5年没有被打破。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中学运动会上的纪录,特别是中长跑项目多年无人打破是较为的普遍现象。
运动会上纪录难破,是不是说明学生身体素质变差了?
“初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是运动会上纪录难破的原因之一。目前,学校肥胖人数越来越多,近视也越来越普遍。”八都中学副校长周慧鸣表示。
记者从吴江区教育局了解到,根据《2016年吴江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报告书》,2016年我区初中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较2015年有所下降,其中耐力素质下降较为明显;结合2014年的监测结果来看,我区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近三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家长应支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许多老师表示,运动会上纪录难破,是许多原因综合的结果。据张献介绍,校运会纪录难打破,同学校、家长对于体育项目的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学校和家长的目光大都放在体育中考,一些参与体育中考的项目运动会上的成绩会比较好。至于中长跑项目,运动强度比较大,许多学生觉得太累,不愿参加,而且对于这类比较“累”的体育活动,学生家长也不怎么支持。
“篮球、足球等很有乐趣的项目,学生参与人数会多一些, 家长反对的相对少一些,但田径非常遭家长嫌弃。”张献举例,学校有一位女生,身体素质很好,她在一两百米的短跑中表现优秀,体育老师们都很看好她。为迎接9月份的一场赛事,暑假期间,她参与了学校田径队的训练。9月份开学后,田径队还将继续训练,这时女生的家长找到体育老师,要求女生退出训练、安心读书。虽然老师多次劝说家长,但家长不愿改变主意,学校最终只能同意女生退出。
“学生训练了那么久又退赛真的非常可惜,但这样的情况不止一起。”张献说,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仅仅依靠学校和老师还远远不够,家长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竞技运动会变为趣味运动会
面对运动会上出现的新情况,许多学校的体育教育思路发生了变化。部分学校对运动会上的一些竞技项目作出了调整,还有学校更是直接将小部分学生参与的竞技运动会变成了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的趣味运动会。
跳远、立定跳远、跳高、铅球、实心球、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4*100米接力,这些都是学校运动会上的传统竞赛项目。但今年记者查看学校校运会的项目名单发现,现在不少学校对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作出了调整。
比如吴江区实验初中,就取消了铅球、跳高等项目,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更是没有设置跳高项目,还有学校将实心球项目取消了。“201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取消了50米和实心球,为了配合体育中考,学校运动会上的项目进行了调整。”吴江区实验初中体育教研组组长张献说。“像跳高项目,虽然观赏性很强,但是其强度很大,对学生的技术要求高,所以运动会上就没有设置这一项目。”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体育老师沈玉泉说。
八都中学一直在探索新的体育教育思路,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八都中学将运动会变成了体育节。据八都中学副校长周慧鸣介绍,体育节将用一个月左右时间进行3场体育比赛,除了传统的冬季三项比赛、田径运动会,还将进行趣味运动会。
趣味运动会上有拔河、袋鼠跳、滚铁环、企鹅漫步4项比赛。“这4个项目均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比赛,每个班级需要32人次参与比赛。通过这样的形式,今年的体育节将保证每个班级有85%的学生参与运动会。”周慧鸣说,这些项目并不需要特别的技巧,学生哪怕身体素质不好也能够参加。同时这些体育项目需要学生之间互相配合,不仅增加了体育的乐趣,同时也增进师生的交流,一经推出,学生报名踊跃。
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少学校也在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如吴江区实验初中的大课间活动也是精彩纷呈,今年学校初一、初二年级举办了拔河比赛,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参赛。“我们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以此带动那些目前还没参与进来的学生。”张献说。
“学校开展运动会,并不是为了培养体育特长生,也不是为了去破纪录,而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周慧鸣说,运动会可以让学生放松、释放学习压力,同时也能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成长,评价运动会,不应只看破纪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