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企业新型学徒制第三批试点
据《劳动报》报道,一方面是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却面临招工人数不足。面对这样的“双重难题”,上海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企业招收学徒,政府给予补贴。记者昨日获悉,申城最近推出了企业新型学徒制第三批试点,而这项试点政策的持续推行有望缓解越来越多用人单位核心技能岗位招工难,以及结构性就业难的双重困境。
2016年时,本市启动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11家单位经自主申报和评审认定成为首批试点单位。根据规定,高级工每年每人可获得8000元的补贴。
据市人社局介绍,企业新型学徒制不同于传统学徒制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方式、配套证书和补贴标准方面。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目标以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一年到两年。培养内容由试点单位会同培训机构根据岗位需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共同确定,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职业素养等。培养方式上采用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培训机构工学一体化教学,企业导师带徒方式等。配套证书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紧缺急需的培训证书。目前的补贴标准按照每年每人初级工4000元、中级工6000元、高级工8000元执行。
另外,学徒为试点单位新招用人员的,完成培训和考核鉴定,不论是否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凡经试点单位评价合格的,均按补贴标准的100%给予补贴。学徒为试点单位新转岗或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从业人员的,培训后经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经试点单位评价合格的,按补贴标准的100%给予补贴;培训后经考核鉴定未能取得相应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但经试点单位评价合格的,按补贴标准的50%给予补贴。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本市第一、第二批试点单位已开展学徒培养近3000人,其中新录用人员近1600人。培养项目以初中级为主,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近1400人。近日,在有关单位自主申报基础上,经专家评审,沪上再添第三批36家试点单位,同时认定16家第一、第二批试点单位在原有试点项目上扩大试点规模。根据第三批试点单位的培养计划,预计第三批试点培养学徒近4200人,其中新录用人员近3300人,其余为转岗等从业人员。
在第三批试点单位中,民营外资异军突起成为主力,占比高达42%,表明学徒制试点政策越来越受到民营外资企业的青睐。此外,技术含量成为核心。第三批试点单位拟开展68个试点项目,覆盖集成电路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维护、IT等高新技术领域,印刷、物流等生产服务领域,以及电梯安装维修、养老护理、美容等生活服务领域,具有一定技术含量、需要较长培养周期的职业工种。
由于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培养内容不严格要求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应,而是强调真正贴近企业技能岗位实际需要,加大企业对学徒培养评价的自主权。因此,第三批试点项目中,有20个配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5个配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还有43个配套本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或企业按要求自主考核的培训合格证书,充分发挥企业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
市人社局表示,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政策的持续推行,有望缓解越来越多用人单位核心技能岗位招工难,以及结构性就业难的双重困境。试点政策实施以来,逐步构建了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培训机构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在试点企业逐步建立了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企业配合学徒制项目开展探索形成的配套激励机制,也大大提升了试点政策的含金量,取得了良好的试点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