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聚焦高中生物新课标:生物学贵在“活”,课堂教学要让学生
今年初,教育部颁布涉及14门学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对高中老师来说,“课标”如纲,新的课标发布,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新气象。
在上海新高考改革正渐入佳境、持续推进的当下,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高中生物课教学如何也“活”起来?今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生物学教学》创刊60周年暨“中学生生物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课堂是否有活力,关键在教师。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的生物课应聚焦学科的核心素养。而老师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意识:核心素养根本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要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胡兴昌教授的这则观点,引发了诸多生物学教育工作者的共鸣。
为破“应试教育”再出招,新课标强调学科能力
“记得2003年版的课标颁布后,不少高中仍在搞‘应试教育’,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功利性比较强。”胡兴昌介绍,修订后的新课标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核心素养;二是首次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学科学习后应达到的学科能力。
直白地说,此次的新课标,不仅要破长期以来高中课堂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应试困局”,也更明确地要求,高中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指向高考升学,而是要为今后完善人才知识结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做充分准备。
以高中生物学课标为例,新课标强调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由四个维度组成,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课标中提出的核心素养,它既不是知识也不是概念,而老师的教学则需要在教授知识与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具备知识迁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本质。”在胡兴昌看来,把问题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值得推崇。比如,老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光合作用更好地提高某个农业基地的产量。比起“满堂灌”,这样的问题牵引教学方式可能会激发更多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兴趣。
要把生物课上“活”,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这门学科所承载的特定的思维模式传递给学生。同样讲因果关系,和其他学科不同,生物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理解“生物界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为什么同样服用一种药物,不同的人会出现头痛、面部潮红、胃部不适等不同的不良反应?这就是典型的“一因多果”。而还有一些时候,生物界会出现“一果多因”的现象。典型的例子是一个人的身高,既由基因决定、也受后天因素影响。当然,在环保领域,我们还会看到不少“多因多果”现象的出现。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赵占良的看法,生物课的教学,首先就要让学生的思维灵活起来。
新技术当前,“教”的方式可以被替代,“育”的功能无法被替代
移动技术、云技术、大数据技术……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成为课堂变革的新动力。上海市电教馆馆长张治昨天向同行们展示了一段“AR(增强现实)在医学牙病治疗中的应用”的视频案例:画面上,人的上颚、下颚的开合极其生动,就像模具放在学生们的眼前,连牙齿被拔出的过程也在360度的镜头下清晰可见。
包括张治在内,不少专家认为,面对新技术的兴起,老师也要意识到,“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替代,但是“育”的功能是不能被替代的。“技术再先进,也不能代替情感、体验、交流,教师要真正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不是简单地传递信息。”
据悉,此次修订后的新课标中特别增加的“选修Ⅱ课程”,也称作校本课程或拓展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关注学业和职业规划问题。
有专家建议,高中可结合职业规划前瞻,开设食品安全与检疫、职业疾病与防控、园艺与景观生态学等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有启迪意义的模块课程。
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教学实践具有参考价值。据介绍,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就介绍了自然保护宣传员、除草(虫)技师、遗传咨询师等18种和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教师由此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关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