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要相信这三句话
作者:墨花
来源公众号:富书
ID:kolfrc
职场上的年轻人,下面这三句话肯定听过很多回,实际上,这些话都有坑。年轻人,最好不要相信这三句话。
跳槽吧,多尝试才能找到喜欢的工作
最近,同事小崔悄悄跟我说:“我打算辞职了。”
我有些惊讶,因为她刚进公司,连试用期都没过,这也太快了吧。
问起原因,小崔说得干脆利落:“不喜欢!”
她说自己已经开始投简历面试了,接到下家的offer就立马辞职。
据我所知,她毕业才三年,工作已经换了五份,没有一份工作的时间长于一年。
本想劝她过了试用期再看看,却被她一句“年轻就要多折腾”给堵了回来。
不久前,台湾1111人力资源银行发布了一份“上班族就职适应调查”的报告,数据显示,在台湾84%的上班族有换工作的经历,超过50%的上班族不到两个月就辞职了,还有三成职场人不到一周火速离职。
我和台湾朋友聊完,感觉大陆的情况也很类似。
对此,有人提出了“快闪族”概念,大概意思就是进入一家公司不久就急着闪人,下一份工作依旧如此。
奥美CEO、职业规划专家布莱恩·费瑟斯通豪在《远见》一书中劝告那些频繁跳槽的人:不要放任自己在职场生涯中成为“快闪族”,或像条件反射一样说跳槽就跳槽。
即使真的有想法,至少先找三个人聊一聊再做决定,也就是上司、HR以及最信任的同事。
跳槽的人总以为下一份工作会新鲜有趣。可是,这世界上哪里存在完美的工作呢?职场的委屈谁没有?
即便是那些厉害的大人物,也曾面临残酷的处境。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年轻的时候进入一家制造绝缘瓷瓶的公司工作。
▲稻盛和夫
可不久之后,这家企业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连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
一起进公司的几个同学相继离开,他本来也有机会离开,可是因为家人的原因,被迫留下来。
既然留下来,那就好好干吧。稻盛和夫放下牢骚,开始投入工作,为了研究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他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吃睡都在那里,潜心钻研。
他专门订购了刊载有新型陶瓷论文的美国专业杂志,一边翻词典一边读论文。
可能他自己都没想到,他真的做出了出色的科研成果,一举挽救了公司。当时的他不过是个25岁的毛头小子。
此后,他开始创业,经营的两家公司都进入了世界500强。
78岁那年,他临危受命接手破产的日航公司,用一年时间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记录。
稻盛和夫说:
想拥有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前者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后者显然更靠谱。
“不喜欢,不适合,跳槽吧,一定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这就是职场的第一大错觉。
喜欢只是感觉,空想谁不会?当你真的在一份工作上做出成绩,自然会喜欢上这份工作。
其实,所谓的喜欢就是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我已经尽力了,可上司总是针对我
大学期间,崔璀在一家出版公司实习,做策划编辑。
实习的第三个月,公司要办一场面向全国财经作者的研修班,老板让崔璀负责整个活动的统筹。
可是,筹备的时间紧,有太多细节要搞定,崔璀每天加班熬夜,依旧被老板骂。
“你有没有搞错,竟然把重要人物的职务写错!”
“场地换了你竟然没去看过,到时候出漏洞怎么办!”
崔璀委屈地解释,老板却扔下一句“少给我找借口,我要的是结果!”就甩门而去。
崔璀愤愤地想“我已经尽力了,凭什么都怪我”,甚至打算活动结束就不干了。
后来,还是她的闺蜜一句话点醒了她:
把力气都放在抱怨和抵抗上了,哪还有精力去解决问题?
职场里,“受害者思维”是很常见、很致命的问题。
崔璀从这种思维中跳脱出来,跟同事一起挨个突破难点,积极跟老板汇报进展和争取资源,最后活动办得很成功。
后来,崔璀花了六年时间,从一个实习生晋升到出版公司的COO。而那家公司的老板就是著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
在职场中,同样是面对上司的指责和批评,为什么有的人会陷入消极情绪无法自拔,有的人却能不受影响,还麻溜地把活给干了?
说到底,是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他的行动。
日本心理学家久世浩司在《抗压力》一书中,把经常对我们产生干扰的思维定义为“思维定势犬”。
形象点说,思维定势像一条狗,在我们的心底汪汪直叫,惹得我们心烦意乱,根本没法安心做事。
《抗压力》中总结出了七种“思维定势犬”,分别是:批评犬、正义犬、投降犬、放弃犬、忧虑犬、内疚犬、冷漠犬。
当我们受到上司批评时,批评犬会叫个不停。
我们很容易产生“上司为什么总是针对我”的疑问。
愤怒、不满的消极情绪随之而来,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因此,当内心的狗叫个不停时,采用适当的方法排解会提升你的职场适应力。
久世浩司教我们三个办法:
1. 驱逐——别搭理这条狗。也就是专心做好手头的工作。
2. 接纳——接受狗叫声。也就是接受因为老板的批评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3. 训练——无论狗叫不叫,我都与你和谐相处。这不是逃避,而是看清狗叫声毫无用处,与其纠结不如解放自己。
事实上,当我们遇事能迅速转变思维模式,视野会更开阔,格局也会更大。
“我已经尽力了,为什么上司总是针对我”,这是职场的第二大错觉。
有时候明明是你的内心戏太多,却硬要把锅甩给老板。
我只要努力干活,一定能升职加薪
“打卡,总算写完了策划方案”,深夜,我看到前同事王鑫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说实话我一点都不感动,因为加班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可论工作成绩却只能用“不好不坏”四个字来容易。
王鑫所在的岗位是文案策划,对外需要写文案引导用户下单,对内需要向领导汇报活动方案。
他写的公众号文案看上去很美,读起来却索然无味。
因为方案缺乏新意,用户始于“撩人的标题”,陷于“炫酷的设计板式”,看到一半基本能猜到结尾,只会匆匆关闭,很少有人愿意转发,更别说掏钱买单了。
向领导汇报方案时,他总喜欢做各种高大上的PPT,用战术的成功掩盖战略的无能。
王鑫在那家公司五年了,依旧是个策划,当年在他手下的实习生妹子,如今已经成为他的主管领导,而他依然痴迷于熬夜以及感动自我。
对于这样的工作方式,硅谷风险投资人吴军在他的《见识》一书中说:
那些既不能给公司带来较大收益,又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改进和升级,很多都是“伪努力”。
伪努力的状态就是疲于应付,忙于加班,埋头于一堆琐事,却离升职加薪相距甚远。
吴军说:
一个有经验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工作习惯,停留于问题的表面,从不探究问题的根源,每天拼命捡芝麻,可芝麻捡得再多,也捡不出一个西瓜的重量。
更可怕的是,人一旦忙于捡芝麻,就会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久而久之就习惯于低层次的追求,很难在质的层面上提升自己。
“我只要努力干活,一定能升职加薪”,这是职场的第三大错觉。
做真正有价值的事,升职加薪不必刻意追求也会随之而来;而忙于简单重复,即使积累了一万个小时也无法成为一个高手。
生涯规划师古典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因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要因为有价值才做。我们不怕苦,但怕苦得没价值;不怕累,但怕累得没有意义。”
抛弃以上三大职场幻觉,是我们告别迷茫和困惑的开始,更是精进自己的起点。
作者简介:墨花,富书签约作者,90后辣妈,白天上班,晚上码字,视读书为人生一大乐趣,爱好钻研婚姻育儿、自我成长,喜欢把困惑和喜悦都写进文字,传递力量和温暖,简书@墨花。本文首发富书(ID:kolfrc),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转载请联系原公号。
来自波兰的山羊奶精华面膜
欧洲面膜销量冠军,公主的品质、丫鬟的价格
补水美白一次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