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说“随便”的人,可一点都不随便
大家都爱说“随便”
有次端午节假期,北京的一帮朋友听说我从上海回来了,就在微信群里吆喝着要聚一聚。这几个朋友分别住在北京东、南、西、北不同区域。他们在群里商量吃什么,我说了句“你们定”,然后就去忙别的事了。
一个小时后,我打开微信群,发现已经有100多条留言了,可到底去吃什么似乎还是没商量出来。我往前翻看大家的聊天记录,忍不住笑出声来。当我说完“你们定”以后,几位朋友纷纷模仿我的话说“我都行,大家定吧”,一连重复了好几条 。
群里那个比较有主意的朋友有点无奈地说:“那行吧,我跟张某再商量一下,一会儿告诉你们。”接着就看到他和张某开始对话。最让我发笑的就是这位张某。
一会儿说“随便,都行”,一会儿又说“最近上火,火锅就别吃了”,一会儿又说“问问兆民吧,毕竟是为了给他接风”。其他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打断了他俩的谈话。
“你俩可真够磨叽的,订个吃饭的地方又不是结婚的地方,至于这么费劲吗?上回咱们吃的那家新疆餐馆就挺好啊。”
这时另一个人说了:“那家羊肉可差点儿意思啊,想吃新疆菜不如去北四环那家。”
“你们敢再订远点儿吗?我乘地铁去北四环就得一个半小时,这路况开车怎么也得俩小时!”最早回应说“都行,你们定”的朋友冒了出来。
接下来,讨论的焦点就从吃什么过渡到了在什么地方吃。又是四五十条消息过去了,可仍旧没能得出一个靠谱的结论来。我边看边乐,心想:商量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确实不容易啊!
为什么喜欢说“随便”
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人的口头禅中,“随便”以10.5%的得票率荣膺榜首。可见,低效的讨论在生活中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在微信里商量的时候,统一意见的难度变得更大。
有的人有主意不愿妥协,有的人不爱争论可以随大流,而在仔细分析后你会发现,让讨论变得低效的并不是这两类人,而是嘴上说“随便”,可内心里又很难满足的那一类人。
喜欢说“随便”“都行”的人,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不爱思考,也不喜欢或没时间参与讨论,属于真的随便;
2.担心自己的意见第一时间被否定,就先抛出一个“随便”的姿态,然后看其他人的反应;
3.心口不一者,表面上为了展现自己的随和而“随便”,内心却渴望别人揣测他的真实喜好;
4.为了逃避责任,面对有风险的选择时不愿表态,将决策权推给别人,一旦出问题,责任一概是别人的。
其实不论哪一种“随便”,背后都脱离不了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影响。中国人讲“中庸之道”,而“随便”这个尽显中庸之道的中性词,恰恰迎合了中国人的价值观。
一来,“满嘴跑火车”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所以在需要做决定时,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麻烦,“随便”就成了最好的托词。
二来,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是不礼貌、缺乏教养的表现。
治疗“随便”的药方
如何避免说“随便”二字呢?
对一项讨论的组织者来说,一定要给出“选择题”或给出明确意见,而不是“填空题”,同时加上一些原因解释或比较明确的意见,让其他人在特定范围内做决定。以聚餐地点的确定为例,可以提出两个明确的建议:
1.明晚聚餐,我订了朝阳门的某某餐厅,属于距离大家都不算太远的地方,某某(核心人物)也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原因解释)
2.明晚吃火锅还是烧烤,大家选一个吧,云南菜我建议咱们留着下次聚餐再吃。(明确的意见)
我相信,即使是“二选一”,依然会有人无法选择,或者两个选项都无法令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先和聚会的核心人物单独沟通,让核心人物定一个方案,然后让其他人跟随。所谓核心人物,就是聚会主要邀请的人或有较高权威的人。
多数情况下,我们既不是组织者,也不是核心人物,而只是某项讨论的参与者,这时该怎么办呢?这里也给参与者提供两种提高沟通效率的方法。
第一,给出排除项。可以在内容上排除,也可以在地理位置或时间上排除。比如:
1.只要不吃火锅,吃什么都行;
2.只要不是去北边,其他地方我都能参加;
3.除了周一和周四晚上,其他时间我都可以。
第二,给出唯一项。比如:
1.我最近在吃药,只能吃点清淡的;
2.我只有明晚有空,其他时间都够呛;
3.我车子限行,所以最好在东边吃饭。
当然,以上方法并不能保证商讨结果皆大欢喜,但至少可以让所有参与者在第一时间就亮出自己的需求和阻碍,使接下来的商讨方向更明确、选项更精准。
会说话,不仅意味着要学会表达赞美和认同,更在于准确地表达自身需求,以搭建更高效的沟通渠道。
如何避免说“随便”二字?
如果你是组织者,不要去征询其他人的意见,直接给出决定,然后解释原因;
如果你是参与者,要发表意见,直接排除某一项或者给出你想要的唯一项。
本文摘自兆民新书《内向者的沟通课》,破除内向者的沟通障碍,少走弯路,从生活中找回自己,释放你的影响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