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为揽生意雇人拍片,这部猥琐至极的港片让我笑岔气丨毒药推荐
最近,毒药君是天天刷新闻,越看越惆怅。
处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以及对未来的无力感时常让我们陷入情绪的低谷。
没办法,还是拿电影来消解苦闷吧,起码能在这个周末短暂地逃离一下。
放心,我向来拒绝鸡汤,更厌烦沉闷。
今天咋俩聊一部黑色幽默的港片经典,无厘头杀手为揽生意雇佣逗比导演拍片,这么清奇的脑回路,原来皆是因为生活所迫——
《买凶拍人》
You Shoot, I Shoot
有人说,“杀手电影”缘起于“平民的反抗”。
杀手这一角色频繁出现在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和二战废墟的美国电影中。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造成香港经济萧条,很多人不得不面临失业风险。
在这个背景之下,2001年,鬼才导演彭浩翔拍摄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
职业杀手Bart原本靠着自己超高的“业务能力”,在业界享有盛名,收入颇丰。
然而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杀人市场萎靡。
Bart也经历着他职业生涯的一大困境,这年头,赚钱不易,连杀手也不例外。
而正在Bart焦头烂额的时候,接到了马太太的订单。
只是,雇主马太太过于苛刻,非要Bart把杀人过程拍下来,只有这样她才觉得过瘾。
哎,甲方最大嘛~
Bart秉着超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服务态度照办了,可是这又杀人又拍摄的,Bart实在分身乏术,拍摄的影片根本没法看。
结果可想而知,雇主并不满意。
无奈之下,Bart只能找个搭档共谋大业。
他找到的这个人名叫阿全,纽约电影学院毕业,AV片副导演。
在香港电影不景气的情况下,阿全捉襟见肘,连房租都交不上。
为了挣钱,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杀人+纪录的联合业务。
Bart负责杀人,阿全负责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
没想到,两人的创业之路意外顺利。
第一次合作,阿全的影片就得到了马太太等人的一致认可。
从此,生意源源不断的找上门来。
可两人并没有满足于眼前利益,而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杀人方式逐渐多样,拍摄技巧也越来越复杂。
送给甲方大大的产品除了最初的录影带之外,还附加了各种印有logo的产品周边。
当两人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时,另一边,黑帮组织“洪兴帮”老大去世。
老大死前留下遗言,谁先杀死叛徒大雄谁就是下一任大当家。
各分帮龙头伺机而动,“洪兴帮”头目之一标哥聘请了Bart和阿全,要求他们杀人之前一定要说出台词:“是洪兴标哥叫我来杀你的”。
在大雄的生日宴上,“买凶拍人二人组”开始行动。
原本一切准备就绪,可是谁承想好死不死遇到另一波杀手。
这三个杀手显然是受洪兴帮的其他龙头雇佣的商业竞争者。
混乱之中,三个杀手杀死了大雄,而Bart开枪打死了自己的三个商业劲敌。
尽管场面一度失控,Bart和阿全最终还是把一切安排妥当了。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标哥交代的重要台词没被拍到。
没这句台词,就收不到尾款。
没办法,只能补拍。
可是,正当阿全好不容易找来了替身,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标哥和制片人来到现场。
这两人一来就开始各种装逼、瞎指挥,不仅干预导演拍摄,而且连主角都直接换掉。
这个场景对比现下的影视行业是不是特别眼熟?
制片人干预创作,金主大大扒掉主角的戏服亲自上阵,不专业的人指挥专业的人瞎转圈。
实际上,《买凶拍人》中充满了各种调侃和讽刺。
它首先呈现了底层小人物的群像,以荒诞不经的方式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看《买凶拍人》的时候,总是会想起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那种“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的效果让人欲罢不能。
尹天仇(周星驰《喜剧之王》中的角色)的那句“我是一个演员”可以套用到《买凶拍人》中所有小人物身上。
▲《喜剧之王》
Bart是个杀手,是个又理想的“杀手”。
他的偶像是杰夫(阿兰·德龙在《独行杀手》中的形象),以至于杀人时,他会按照杰夫的形象打扮自己,带一顶帽子,穿一身咖色风衣。
▲《独行杀手》剧照
只是现实生活中,Bart永远做不到杰夫那样的诗意浪漫。
杰夫是冷酷果决的,他永远优雅的吊着一颗烟。
而俗世烟火中的Bart却会因为家长里短费心劳神。
影片中,有一场Bart对着《独行杀手》的电影海报自言自语的戏。
Bart对着自己的精神图腾说:
你不吃饭吗?我从来没见你吃过饭。
为什么我不能像你一样帅?
阿全是一个导演,梦想成为马丁·斯克萨斯那样的艺术大师。
他时常把自己电影理论放在嘴边,炫耀自己的偶像可以为了一部电影筹备15年,也偶尔批评当时的香港电影市场,抱怨其不给创作者自由。
阿全和他的偶像一样,都对电影深度痴迷,一个一分钟的短片他可以剪好几个通宵。
除了导演和杀手这两个职业身份之外,影片中女主角的设定也十分有意思。
女主角美智子的职业是AV女优,她的偶像是饭岛爱。
美智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女演员。
这几个看似脱离传统道德认知的边缘人,各自在自己的现实中努力生活,他们其实并不属于这个职业本身,他们象征着一种符号,一种执着的力量。
而影片中的其他角色,比如临时演员,甚至普通的喝茶老头也是如此。
电影最后,茶餐厅因“拍摄”闭不营业,招来了几个喝茶老头的不满,老头报了警,标哥等人被抓。
而Bart和阿全却因为被掠夺了演员、导演身份而逃出生天。
《买凶拍人》除了辛辣的讽刺之外,片中对经典香港电影的调侃也十分有趣。
比如,吴宇森电影里,特别别喜欢用白鸽这一意象。关键时刻,总是用一声枪响搭配白鸽飞起的空镜头。
《买凶拍人》里,标哥和制片人干预阿全拍片,硬是把灰鸽子喷成白色应该就是在拿这件事开玩笑。
再比如,王家卫对时间的执念颇深,《阿飞正传》里“一分钟”的概念广为流传。
《买凶拍人》中,当阿全被金主大大标哥开除的时候,标哥对他说的是:“从这一分钟开始你不是导演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香港电影的繁华盛世。
可是,90年代末开始,香港电影山河日下。
《买凶拍人》里,阿全颇具电影才华,但是在“东方荷里活”(东方Hollywood)混了几年却连房租都交不起,最终差点丢了饭碗。
这本身也是一种质疑。
价值观的迷离与反思是这一时期香港电影的普遍表达。
香港的殖民历史让他们对于公共权力失去信任,转而寄希望于民间英雄,这也是香港电影中黑帮片、警匪片盛行的原因之一。
那么谁是民间英雄呢?
是每一个还在生活的风暴中周旋的普通人,在穷途末路中挣扎的小人物。
就像电影中的主角,他们个个落魄、尊严扫地,却依然在喧闹的市井之中心怀理想。
同样是喜剧片,相较于王晶的很多作品,《买凶拍人》通俗搞笑,却不低俗。
《买凶拍人》豆瓣评分8.2分,好于91%喜剧片,好于91%犯罪片。
好的喜剧片不是让人“醉生梦死”的催眠药,而应该是烈后回甘的解忧酒,让人在肆无忌惮的疯癫一次之后,得到一点什么,思考一点什么。
《买凶拍人》从形式上来讲,属于Cult拍范畴,国内没孕育Cult电影土壤,导演彭浩翔算得上华语Cult电影代言人。
他的影片常展现鲜明的个人风格。
彭浩翔的经历十分具有戏剧性。
他五岁被母亲怀疑智障,却在智力测试中证实为智商135的天才。
解除误解之后,母亲一心望子成龙,可还是事与愿违。
彭浩翔成天逃课去看电影,显得有些不务正业。
他12岁拍短片,19岁就已经出版小说并进入亚世编导班。凭借《买凶拍人》一鸣惊人之后,他又凭借《大丈夫》获得“金像奖”。
随后,《志明与春娇》的成功,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这位鬼才导演。
▲《春娇与志明》剧照
彭浩翔说:
粤语里有句谚语叫“马死落地行”,如何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梦想,这是我最想在电影中表达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