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立言”传统 推进教学改革
“立言”,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要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叔孙豹倡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他从道德、功业、文章三个方面倡导做人要立德,做事要立功,做学问要立言。并且潜在性地指出,“立言”是“立功”与“立德”的基础,如果缺少了“立言”这种基础性活动的支撑,那么,“立功”“立德”的美好愿景将难以实现。孔子讲仁,孟子谈义,荀子释礼,都在倡导“立言”,认为“立言”是学生学习与实践的主旨活动。
古之圣贤对“立言”是推崇的,“立言”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至高的。但是随着封建教育思想的异化和科举制度的勃兴,“立言”逐渐演变成“代言”,代圣贤传言,不重视甚至不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主见;“经学”也变成了“圣学”,倡导只信奉,不创新;由重“立言”转为重“立意”,继而每况愈下,逐渐退缩为“释象”或“释言”,也即“代言”。使得自春秋以来教育事业以“立言”为主旨的“文化自觉”逐渐地流落为文化“自弃”。
鸦片战争以后,立言传统日益孱弱。随着西方军事的入侵和文化思想的侵蚀,中国的教育阵地逐渐被西方的功利主义、分析主义、工具主义等占领,出现了对西方教育理念盲从的现象。教学现象进一步从“代言”跌落到“无言”。“立言”不仅关乎教学效能,而且关乎国家的振兴和发展,因此倡导“立言”,不仅是一种教学回归,而且是一种对优秀传统教育文化的拯救和创新性发展。
“立言”具有唤醒功能
印度思想家克里希那穆提指出,“传统的教育不但不去唤醒人的智慧,反而鼓励人去沿袭某种模式,从而阻碍了人的创造”。“立言”是对学生创造的信任、尊重、期望和唤醒,是对学生智慧、灵感、责任、勇气和担当的唤醒。唤醒能让学生获得常规教学难以获得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居于最高层次的两种需要。马斯洛指出,部分人经过努力能够获得“尊重需要”,而绝大多数人在正常条件下很难获得“自我实现需要”。众所周知,常规教学中把解决问题定为主旨目标,如此“实现”仅是一种平常、简易的实现,仅能满足短时期的“尊重”,很难真正获得“自我实现”。而“立言”是在教师邀请、启发、引导下学生的自发自主行为,是基于知识、问题的思想超脱和自我完善,是独立自主又合作共赢的智慧结晶和思想升华的创造性表现,所以它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表达,是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是对固定性知识的超越和历史性自我的超越。“自我实现”也即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所说的“获得见识之后所产生的最大幸福”,真正体现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立言”具有平台功能
传统的教学过分追求量化和时效,追求知识安全,使学生对难以获得的创新、特色和探究充满恐惧,从而扼杀了冒险精神。教育的本真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勇气,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协助学生成熟、自由,绽放智慧和善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并超越自我。
如此超越需要提供一个激情绽放的平台,而“立言”就是如此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人都是自由的(负责任的自由)、平等的。教师既对学生充满期望,又要给学生足够的支持;同学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亲密战友。有了平台的提供、学友的帮助和教师的支持,学生能很好地激发起成就动机,能够在激情中获得远见并付诸行动。平台上学友的支持能够使学生的外在动机(形象展示、才华展现)和内在动机(知能提升、学有所得)都得到很好的提升,这样的课堂就充满了生命气息。“立言”的展示过程也是一种“完成性挑战”过程,尽管可能有缺陷和瑕疵,但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集体的掌声会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如此平台还能促进主动学习、刺激主动探究、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建构生成、强化学习效果、提高自我效能和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