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硬寨,打硬仗-说说理解力降级和社会官僚化
前几日看到一篇好文,业余写作者公众号灰鸽叔叔的“比消费降级更要命的,是理解力降级”,文章讲的是这个时代阅读的碎片化,这对于读者显然不是一个新概念,就不在赘述。之所以要从这个话题说起,是因为其代表了一个更深远的趋势,即社会的官僚化。
关于官僚主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唯一能将我们从官僚主义(的压迫)中拯救出来的,是其自身的低效;一个高效的官僚体系,是“自由”的最大威胁。”这句来自尤金麦卡锡,(文明五)。官僚化的社会,在每一次朝代变革的初期都是低效的,等到歌舞升平的时候,那必定是由于官僚体系已经能够高效运转了。然而官僚体系本身就应该是低效的,官僚体系之所以能高效,只可能是因为没有一个社会成员不想官僚化。大部分人变得只会用官僚体系内的尺子来衡量自己的一举一动,你的吃喝拉撒都要符合官僚体系的要求,你的情感,你的家庭,你的教育都和官僚体系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会有一治一乱的循环?因为社会的官僚化意味着知识的官僚化,而官僚化的知识则会开启社会的解体。借用德鲁克的描述,最初,知识是植根于生活的,是我们生命体验的一种表达,随着教育和科研的官僚化,人们学到的知识不再与任何生活情境联系着,而变成了一堆互相定义的观念。知识的官僚化使人们站在肥皂泡里看世界,看到的只是自己想象加工后的真实。
没错,科学就是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过程,用一个稍微没那么离谱的错误观念(例如相对论)取代了另一个错误观念(牛顿力学),但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理解难度的升级,可知识的官僚化,却一定伴随着理解力的减低。为什么官僚体系本身注定低效,因为按照韦伯的定义,官僚的行为准则就俩条,让自己的努力最小化,让自己的权力最大化。官僚化的知识,最能够满足以上俩条。画鬼容易画人难,写玄幻也比写纪实文学赚钱。
当本该是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只想着上面预期看到的现象和问题,而不是亲身去在泥水里泡一泡,血水里浸一浸,那么不管在对上还是对下输出时,也会遵照着努力最小的原则,当你为了更多的点击量(更多的变现机会,更多的权力)让自己的逻辑简化,或者描述不那么精准到位,你就开始了和听众协同进化,进化的终点是更严重的知识官僚化,一个更大的肥皂泡将会将你们一同包裹起来。求仁得仁的伪精英,就不要反过来怪听众的理解力降级了。
衡量表达有效性的是听众接收并理解了多少,单纯的表述准确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为了增加听众的接收率,不得不降低表述的准确性。上述的论点常被用来为官僚化的知识辩护。但真正准确的表述注定是其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的,且不能改变一丝一毫的,你对其进行删减,首先消灭了其美的一面,更使得后来人想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变得困难,最重要的是,使得听众亲身利用表述的观念或解释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变得不可能,就像一个有了洞的水桶,不管缺失的洞有多小,都无法持久的乘水,从而使其失去了作为桶的使用价值。
如果你传播的东西,无法促成听者行动的改变,那你传播的价值就是0,0乘以1或是十万+,都还是0。诺贝尔奖的评选,不是选那些发表最多高分文章的学者,而是那些作品真正改变了世界的作者。屠呦呦并没有每年发N篇顶刊文章,但她的一个发现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她也不是从头合成一种治疗疟疾的药,而是从已有的中草药中提纯出有效的成分。但就是由于她清楚的表述了为什么青蒿能治好疟疾,她创造的知识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胜过种植一万亩青蒿。
当我们开始不断训练自己去使用明确、有力、得体的表达风格时,思维也因此而改进。《The elements of style》这本书写道"不清楚的表达,归根结蒂,是源于不清楚的思维"。当我们知道了清晰的表达和思维是怎样的,也能更容易的识别出其他人含糊的表达,从而能够帮别人指出语言中的模棱俩可和思维上的因果倒置。虽然这样做会让你不讨人喜欢,你不一定非如此不可。但你若想有灵魂伴侣生死之交,就该自己先能做到清晰的思考,才会有不留颜面批判的能力。
前几日为一个免疫多样性检测的2C产品写科学细节的文案,我想既然是细节,就该从头讲起,就描述为什么要有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多样性从何而来。了解了这些背景后,是希望读者可以根据这些知识自己去回答免疫多样性(T细胞)对身体抵抗疾病意味着什么的。但这样的写法会被人说太难懂,有太多专业词汇了。其实我何尝不会耍小聪明的将其比喻成免疫系统的阅兵,兵种越多,战斗力越强。然而这样的类比思维,不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对我们理解免疫力本身毫无帮助,不过是文字垃圾而已。
年少时我读黑格尔,第一次完全读不懂,但会坚持去读,去读他人写的解读文章,去读相关的背景资料,等到第三遍读的时候,有那么一丁点的领悟,但这却是我有关读书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几个瞬间。好的作品,就是你写给作为更高存在的上天的,或者是上帝借你的笔写出的。曾国藩说过他成功的法则是结硬寨,打硬仗,写作亦该如此。若你写的东西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不写下,就不会有他人写下,那只要世界上有一个人在看,有半个人看懂,也就意味着全世界终究会看到。
只有写作者不妥协,不偷懒,才阻止读者的理解力降级。如果你用行动告诉读者,我就是要去写那些直面现实的惨痛,使用抽象的概念与复杂的逻辑链条,你可以不看,但现实不会因为你的鸵鸟心态而改变,你就帮着读者赶走了身上的惰性。世上人的智力水平呈一个很窄的正态分布,只要你确信自己的表述是走心的准确的,那读不懂或不愿意读的原因就不该是智力上的缺陷,而是知识官僚化带来的心智上的好逸恶劳。这样恪守底线的行为,可能会让你让你在世俗的层面无法生存的更好,但孔夫子说的好,“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