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学风格打造特色语文课
2018-09-16 15:30:08栏目:教学
彭倩和学生在一起。 受访者供图
□记者 张鹏见习记者 刘晓旭
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是一所人文特色鲜明的学校,该校办学理念具有整合性,要求老师们在实践中以整合的思维来构思学校文化建设,也就是以民族文化为立足点,以现代人的眼光去重新认识和阐释传统,借古开今。作为一名在南上山街小学耕耘多年的语文教师,说起自己的教学风格,彭倩打开了话匣子,“2015年时,‘课程整合’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个高频词,这与我一直在研究的小学语文‘整合·拓展’教学不谋而合,我逐渐提炼出自己的教学特色——整合。”在研究的10年里,彭倩以“横向比较、纵深思考、拓展提升”为教学理念,“三步并进、螺旋上升”为教学模式,与学生一起在“整合”中享受语文的无穷乐趣和博大精深。
教学理念依思维方式而生
彭倩说,她的教学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有了挫折,她才去寻找办法解决。2008年时,彭倩遭遇了学生课堂中阅读情况不佳、学习被动、教师教学资源封闭、教学疲惫等一系列问题。“有一天我在上课时,任我使出浑身解数,学生居然静默无声。顿时,我陷入了由来已久的恐惧中。”彭倩告诉记者,她想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可是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这样一点点的问题她都难以解决的现实,她开始陷入恐惧、彷徨,这种“角色超载”而又无所创新的职业倦怠感让她难以承受。
就在这时,彭倩所在的南上山街小学成立了“单元整合、比较阅读、拓展提升”课程研究团队。经过长时间对整合课的研究,彭倩度过了教育生涯中的挫败期,并在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上产生转变,逐渐形成了“整合·拓展”的教学风格。“走进我的课堂,你会发现学生的课桌上放着他们学习中的各种统整表格、思维导图,现在学生已经学会熟练运用这两种工具来进行整合学习了。这源于我们的课堂一直在坚持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彭倩说道。
回忆起第一次尝试“整合”的场景,彭倩非常感慨地说道,“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当时上的那一课叫《人物描写一组》,我做了个表格,把三篇课文中主人公的生活背景、事例、性格、表达方法、作者情感放在一起整合学习,小组合作、比较阅读,难点之处,随机点拨,最后还拓展了三个片断的戏剧表演。”就这样,在彭倩的整合思路下,学生们的思维打开了,对人物的认识提升了,“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过这么酣畅淋漓的课堂!”
教学模式依哲学视角而建
走进彭倩的课堂,记者注意到,学生们的学习总是按从总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这样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彭倩告诉记者,这样的效果源于合理、科学、高效的“三步并进,螺旋上升”教学模式。
“有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学完《树和喜鹊》与《怎么都快乐》两篇课文的整合课后,一蹦一跳跑来跟我说,‘老师,原来我总认为有了朋友才会快乐,但是这两课告诉我,其实自己玩时也会收获不一样的快乐。’这种对于如何独处与如何交友的感悟是在比较阅读中自然生成的,这种认知的提升是单学一篇课文而不能取代的。”彭倩告诉记者,每堂课她都从单元主题入手,重组课文,整合教学。虽然课时压缩了,但彭倩却发现,学生所学的内容反而增多了。
“因为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我们知道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整体到部分,然后再回到整体中来,而不是先碎片化的了解部分,再去了解整体,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与规律。”彭倩说,经过把课文进行整合,学生的思维更整体化、更个性化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厚了。
教学方法依整合特色而创
除了日常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外,彭倩还通过研究总结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在我的课堂中,学生们会在第5或者第6课时的时候就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从而省出大量时间全部都用在课外阅读中,这是我采用的‘四重训练,情感浸润’的教学策略。”
彭倩告诉记者,这四重策略分别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运用、知识信息的处理和交流、技能习惯的培养和强化和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六年级快毕业的某一天,有个孩子突然跟我说,彭老师,说实话,我不认识鲁迅,但上学期讲鲁迅的那个单元,您这么整合着一讲下来,我真喜欢,所以我这学期什么书都没读,全看和鲁迅有关的了,这是我的一些读后感,您给看看。说着,他竟然真给了我一本厚厚的稿纸。”彭倩说,整合课中,知识信息的处理和交流更趋向于大量文本信息的比较、分析和归纳。孩子们在省下的课时中,专门用于海量阅读经典书目,让课外阅读课内化得以落实。
作为一名南上山教育集团的教师,彭倩最近正在该集团第一所分校泉海小学交流,她也把自己的整合风格带到了这所新学校。谈到未来的计划,彭倩笑了笑,“在整合教学,我感受到了许多人从未体验过的执著所带来的生命的满足。这种总结很贴切,也许课的境界便是无课吧,我也会沿着这条课堂教学的佳境一路追寻、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