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课标精髓 教学做到“四优化”
教育部前不久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课程标准相比,有不少显著的变化。我们只有深入学习,才能把握精髓,不断改进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的鲜明特点
选择性。英语课程设计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为依据,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设计。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助于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三类课程设计满足了高中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增大了选择空间。
整合性。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内容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构成了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这六个课程内容要素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有助于建构符合逻辑的整体教学结构。
指导性。英语课程标准中提供了充足的课例示范可供一线教师在教研或教学中进行参考或研讨。比如课程标准六个要素部分有教学提示,教学建议部分有若干案例。此外,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建议中,还列出了一些可供研究和参考的试题类型,由此大大增强了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性。
规定性。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学业质量应该达到的标准和水平,这是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个亮点。学业质量以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养为基础,结合高中英语课程的内容以及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进阶情况,重点考查高中学生在特定问题情境中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英语学业质量设置三级水平,这种学业质量的规定性使英语教学和评价有了明确的依据。
系统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有系统而完整的架构,有课程内容指导,有学业质量要求,此外,还有比较具体的实施建议。整体看来科学合理,系统完整,操作性较强。
教学中如何将新课标落到实处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要努力做好下面几件事:
优化教育理念,确保核心素养落实。核心素养是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落实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一要强化学生的语言意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帮助学生运用已有语言知识,理解语篇意义,做到表情达意、得体交流;二要帮助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三要指导学生能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四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逐步提高使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抓好四个学科核心素养,真正使得学生德有所立,智有所启,全面发展。
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英语教学质量。要准确把握课标中提及的教学六个要素及其逻辑关系。具体而言,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灵活运用主题语境,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抓实语篇教学,为语言学习提供文体素材;扎实掌握语言知识,为语言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基于语篇开展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人文和科学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优化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低负高效。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标准,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策略,理解不同层级课程所规定的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意图,理解语篇中不同的文化元素及其内涵,分析不同语篇类型的结构特征和语言特点,并能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为此。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教学活动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
优化技术手段,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渠道。教师要积极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努力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实时、个性化学习资源,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融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诸如英语学习网站、电子白板、便携电脑、数字图书馆和电子词典等,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作者系天津市河东区天铁教育中心主任、英语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8年03月07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