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学点不能因“
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引发人们对教育发展的思考。在我省,有一类教育的“特殊存在”最不应当被忽视,那就是分布在偏远农村地区的5000多个乡村教学点。就现状而言,乡村教学点称得上教育发展的“最短板”,也是促进教育均等化发展必须攻克的“坚中之坚”。
乡村教学点的突出特点就是“小”。学校面积小,不少教学点没有像样的操场,学生公共活动空间狭小。办学规模小,有的教学点总共只有10来名学生、两三名老师。
“小”带来的最大办学难题就是“少”。办学条件受限,教育教学就可能“少”了一些关键环节。英语、音乐、美术老师匮乏是教学点“最深的痛”,体育课成了“纯玩课”,科学实验课变成“想像课”……教学功能不完善,孩子们成长之路就会存在缺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难以实现。
让每个孩子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目标。乡村教学点虽然“小”,但该承担的教育教学功能一项也不能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学校建设的标准化、普及化,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路径。智慧学校建设要注重实际效果,满足实际需求,不能仅仅满足于打造所谓“示范”与“样本”,而是要着力解决好每个乡村教学点不同的办学难题。在线教学系统既需要网络和硬件设施稳定运行,保障师生及时顺利互动交流,更需要教学资源库适时动态更新,及时补充最新的优质教育资源,保证让偏远地区孩子同步接触精彩的“外面世界”。 加快智慧学校建设,让更多乡村教学点“小而全”“小而美”,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才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