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的恒星“5050”模式
□ 本 报 记 者 王桂利
本报通讯员 李义勇 崔艳玲
从最初的工学交替、实岗实训上升到如今的“5050”(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时间平分)教学改革,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崭新的教育教学道路。
“我们的课程体系在改革中还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也会加大力度开发学生喜欢、实用性强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则会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科学合理制订计划,让学生掌握真技能,为今后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学院董事长陈昌金说。
整合课程体系
“5050”,看似是把“100”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了两部分,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5050”绝不是简单地将时间平分,而是系统地梳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陈其谋介绍,“5050”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是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整合,“一方面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压缩现实岗位中应用较少的课程,加强应用性课程的安排。另一方面对课程内部的章节进行整合梳理,把不同课程中有相似结构的章节摘取出来,进行统筹教学。这既能节约教育教学时间,也能够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加系统的掌握”。
通过建立制度框架,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搭建起课程开发管理系统,将各个专业的课程分为学科理论课、岗位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和岗位实训课等不同门类,其中学科理论课和岗位理论课能够占到50%的比例。
在实践教学部分,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将原本较为集中的实践课程拆分到各个学年中,让实践教学与理论授课相匹配,为学生安排从易到难的产业链式的实习机会。
加大经费投入
“5年前,恒星集团斥资1000万元投资了优同连锁店,作为物流学院学生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内就能体验完全真实的物流体验环境。”物流学院徐芹院长介绍,大一时学生在完成店员岗位理论课,考试合格后就可以到门店参加实践课程,并在实践中接受考核。到了大二阶段,学生有了店员岗位的实践经验,就可以更好地接触管理类的实践课程。
物流学院还与大型知名企业合作。2017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与京东达成合作协议,邀请京东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课堂,结合岗位实际需要讲授专业技能;京东班的学生每年也有机会到京东总部参观学习,从学生变身员工,深度参与真实的企业环境,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让学生学到真本事
在最初计划实行“5050”教学改革时,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也面临着学生和家长的质疑,有的家长认为上大学就是来学知识的,即便是短暂的实习,也不愿让孩子过早进入企业锻炼;有的学生看轻了实岗实训的重要性,出了校门就“放了羊”。
“学生在参加实践学习时,学院老师也会跟随学生一起进企业学技术。比如学生到仪表公司实习时,老师会在现场进行教学指导,根据企业的需要编写实岗实训教材。”潘娜娜是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机电学院的教学院长,作为学校最早设立的学院之一,机电学院是“5050”教学改革中最先“吃螃蟹”的,将理论学习、实验学习、实训学习和岗位对接贯通起来,让学生在校有老师,在企有师傅,保证学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事实证明,机电学院的“5050”教学改革是成功的,因为从这里走出的学生不仅收获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也打通了进一步深造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