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扶贫在“网校”中开花
每所名校都有其辉煌成绩和光辉岁月,真正名校自知“担当”的本源与价值。名校,不仅与历史有关,不仅与名气有关,不仅与荣誉有关,身为名校,不辞担当;既为名校,坚持担当。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所在的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以下简称七中)逐步发展形成一个类型多样、分布各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集团。七中教育集团已经拥有东方闻道网校、七中育才、七中嘉祥等13家成员单位。身为名校,学校在促进教育均衡与精准扶贫中,特别是2000年成立七中东方闻道网校以来,有独特的价值选择与模式创新。
经过两年的筹备,2002年,网校启动“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借助卫星通信技术,将七中9个高考学科原汁原味的课堂教学常态化地向薄弱地区远端学校进行直播,实现了薄弱地区远端学校的学生与七中学生的“异地城乡同堂”,薄弱地区学校的教师与七中的教师协同完成教学活动。
看中国的教育,不仅看城市,更要看农村;不仅看名校,更要看普通学校;不仅看发达地区,更要看贫困地区。对此,七中把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作为高效的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帮助远端薄弱学校的初期目标(契合远端学校的最近发展区)是用七中积淀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资源为薄弱地区学校服务,助力薄弱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终极目标是在长期的协同教学过程中培养大批当地教师,实现远端薄弱学校的“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异地同堂有如下特点: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以“四个同时”(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同时考试)为标准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其次,以“四位一体”为措施保障教学质量,即“七中授课教师、七中把关教师、薄弱学校协同老师、网校技术教师”在相同的时间内、不同的空间中同时完成授课、监督、辅导和技术支持工作。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的辐射和影响力巨大:目前云、川、渝等八省一市的245所高中学校,每天7万余名学生实时与七中城乡异地同堂,7000多名远端学校的教师与七中教师全日制地开展协同教学。
2011年起网校承担了成都市二三圈层42所薄弱学校高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远程教学项目,缩小了区域、城乡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2017年网校承担了青海省教育均衡发展远程教育试点项目。
在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环境下,薄弱地区学校教师通过与七中教师的协同教学,结成了一届三年的稳定的“师徒”关系,不离校、不离岗即可全程参与七中的教学教研。他们通过同时备课,了解七中的教学安排,领会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同时上课,每天与七中教师在课堂中“双师协同”,学习和掌握了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也默会了名校教师的职业规范和隐性知识,获得自身发展的最佳“营养”,这种协同教学的结对研修的方式,切合了“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理念。“双师协同”的师徒结对方式让远端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快速更新,专业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七中网校和远端学校的教学协作是直播教学成功的关键。网校组建了专业的教学服务队伍,上百名现场教学服务人员长期赴校现场诊断辅导,通过“培训、研讨、赴校、报告、励志、游学”等形式对远端学校进行不间断的服务工作。同时,网校设计了全日制远程教学管理模式,为远端学校提供多类别、多维度、多数据的直播教学运营报告,帮助远端学校发挥主体作用,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提升。此外,网校还在康定、汶川、西昌、达州、巴中等地设立驻点,就近服务当地远端学校,让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在这些地方开花结果,成为当地社会和政府满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帮助薄弱学校解决了师资配套、学科完整和工学矛盾,教学质量持续稳定地提升,带动一批老少边穷地区的薄弱学校走出了办学困境。薄弱学校的直播教学班在当地形成了优势教育品牌,受到家长学生的认可,减少了薄弱地区优质生源的流失。
“要想办好直播教学,充分利用好成都七中的资源有两个法宝:相信与坚持。在紧跟成都七中的过程中,学校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四川省甘孜臧族自治州康定中学陈军校长说。康定中学从2002年开办高中直播教学以来,学校管理效率、教师专业水平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实现了成为我国藏区第一基础教育品牌的理想,已经成为四川省一级示范学校。
2018年8月,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给接受远程教育学生的回信中写道:“七中远程直播教学提升教育薄弱地区的教育水平,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新生事物,值得各方面关注和支持……”
满足于当下,可能要输掉未来。如果不思进取,老树不发新枝,完全可能被人弯道超车,同样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升级换代。
七中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是教育信息化1.0背景下,通过卫星技术手段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到校”“到班”的精准帮扶,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七中教育信息化建设也要持续升级,通过“云端学校——泛在七中”的建设,响应教育信息化2.0发展方向,实现“卫星+互联网”技术载体,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七中教育连接。
当教育走向未来,名校的价值与使命也将走向更为遥远的地方,我们将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聚焦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以公益为先,经营为辅,践行名校的责任与担当,让教育精准扶贫在“网校”中开花结果。
(作者:易国栋,系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8年09月19日第8版